- 索引号:11370100004188784H/2025-00201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配分类:建议和提案总体情况
- 发布日期:2025-08-26成文日期:2025-08-26
- 标题: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5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2025年两会期间,我局共接收省人大代表建议1件、省政协提案1件、市人大代表建议26件、市政协提案44件,共计72件,总数较去年增加16件。目前,建议提案集中答复工作已办理完成,办结率、面复率、满意率均为100%。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办理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一是明确责任分工。我局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在收到建议提案后,局办公室进行初步分类,分发到各承办处室(单位)征求意见。根据各单位反馈的意见,编制了建议提案承办责任表,明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确立由局办公室统筹跟进、各处室(单位)按照分工具体推进落实的办理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共抓落实的办理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督查督办。局办公室充分发挥督查协调职能,坚持全程跟踪督办。在办理进度上,督促检查各承办处室(单位)工作安排、任务落实,防止前松后紧、仓促答复。在办理环节上,严格审核把关,所有答复的函件按照规范格式进行细致审核,不合标准的一律退回重办。在办理质量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建议提案督办机制,对重点建议、重点部门进行上门督办、跟踪督办,督促相关处室(单位)有序推进。
三是提高办理实效。坚持把建议提案中的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不断改进办理方式、方法,务求取得实效。各承办处室(单位)围绕提案内容深入分析研究,虚心听取人民意见,切实提高办理工作质量。对有条件解决的建议,抓紧解决和落实;对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的建议,制定计划,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因政策规定或条件限制不能及时办理的建议,主动向代表委员解释说明,争取理解和支持。努力做到重点问题重点办、民生事项用心办、难点问题协同办,切实推动一批问题的解决,真正让代表委员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聚焦工作重点,促进任务落实。
我们将积极回应、办理建议提案的过程,作为改进工作、提升工作的过程。聚焦就业创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在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上下功夫
比如,针对王洪梅代表提出的“有效解决就业、招工双难局面”的建议,我局创新“供需对接+技能重塑+政策护航”协同机制,支持43所驻济高校在搭建校院企合作平台、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共建项目286个,选聘100名专业人才到试点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导师),建成5456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点,配备6264名专(兼)职就业服务人员,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整合政企校资源,同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开展产业链人才定制化输送行动,推动“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与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全面提升就业服务效能与产教融合水平。
比如,针对九三学社济南市委会提出的“加强职业指导 助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的提案,我局以“社区微业”三年行动为指引,着力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将职业指导工作深度融入基层就业服务网络。通过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针对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切实提升了就业服务的可及性和实效性。下一步,将进一步向村居延伸职业指导服务,同时深化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助力职业指导更深入、更科学。
比如,针对杨凌雁委员提出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意见建议”的提案,我局从“强政策、保重点、促创业”三方面入手,调整优化“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0条(2024版)”,制定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15项措施”;轮动举办“选择济南·共赢未来”双选会,开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求职能力实训营”、高校学习看家乡等系列活动;推进落实“创业齐鲁”行动方案,推进黄河流域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和创业街区建设。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加强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标准化、专业化、特色化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校内有效延伸。
(二)着力在强化人才引育上下功夫
比如,针对叶玲委员提出的“关于在济南建立人才分类库 促进企业与人才精准对接”的提案,我局依托全国首个人才就业大数据平台“海右人才就业数智化平台”,整合形成岗位信息库和求职人员信息库,构建企业与人才常态化对接机制。目前,平台归集求职信息7.8万条、岗位信息37.7万条。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平台智能匹配功能,紧跟业务需求,完善人才分类库,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细化人才画像,提升才企对接效率,使人才充分赋能企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比如,针对金哲代表提出的“加强产教融合,扩大焊接等相关专业招生,推动职业院校与核电企业合作”的建议,我局积极推动市属公办技工院校济南市技师学院、莱芜技师学院深化校企合作、服务产业需求。济南市技师学院拟与中核二三通过共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订单班”探索产教融合路径,将传统培养周期缩短约20%。莱芜技师学院计划新增焊接专业高级工培养方向,采用“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与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焊接技术产业学院,实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协同育人机制。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推进技工院校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推进我市技工教育联盟、焊接联盟建设,发挥两所市属公办技工院校的骨干作用,与用工企业、行业协会形成发展合力,实现学生得技能、学校得发展的双赢目标。
比如,针对张立敬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人才招引大会组织流程”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题研究、认真分析研判,根据有关建议制订具体措施。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用人单位的单位性质、规模等特点,秉持“统筹协调、分类施策、均衡布局”原则,采取“差异化配置、动态化调控”的布局策略,结合应届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浏览偏好、企业吸引力及场地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招引专区,构建动态分流机制,科学疏导人才流量。同时,联合各大高校就业部门建立“靶向宣传、分层触达、实名审核”的邀约体系,提前将招引大会用人单位所需岗位、专业、工作地点、提供薪酬福利等相关信息提供给未就业的人才,便于人才提前了解招聘信息,精准高效求职。
(三)着力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上下功夫。
比如,针对刘玲玲代表提出的“增加一线职工高温补贴”的建议,我局严格落实《关于发布企业职工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鲁人社字〔2021〕64号)规定,强化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的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和高温补贴发放等情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时,联合市总工会、市应急局等有关部门,以夏季露天作业的交通、物流、电力、建筑、环卫、公安、消防和存在生产性热源高温作业场所的从业人员,以及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围绕3.23世界气象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节点,积极开展慰问、展览、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普及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开展高温作业劳动者权益保障执法专项检查,增强用人单位守法自觉性,切实保障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条件下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比如,针对李佳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招聘乱象治理力度,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建议,我局联合公安、市监等部门,组织实施“济南市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专项行动”,共排查各类培训机构、培训学校、企业200余家,查处涉嫌“招转培、培转贷”行为的组织和企业6家,下达了限期整改指令书9份,作出行政处罚12份,依法关闭营业机构3家,维护了公平有序的就业市场秩序。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联合各有关部门强化执法联动力度,加强与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管机制,形成多方联动的就业权益保护网络。
比如,针对王瑞委员提出的“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安心乐业”的提案,我局联合市委社工部、市总工会等部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建成新就业形态调解组织12家,其中一站式调解组织3家。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入开展新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调研,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职能部门,深入网约配送、快递、网约客货运、直播电商等新就业形态企业开展专项调研,摸清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基本情况,建立“行业主管部门+平台企业+劳动者代表”三方协同模式,积极探索保障新就业群体合法劳动权益、提升就业幸福感的具体措施。
三、强化结果导向,推进人社事业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将建议提案办理作为改进和提升工作的重要举措,以高质量办理推动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与落实重点工作相结合。以建议提案办理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实现建议提案办理与重点工作融合推进。二是与破解难题相结合。及时抓住建议提案办理的有利时机,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大力破解难题。三是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把建议提案办理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把调研贯穿始终,查找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制定办法措施,加快推进工作落实。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