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伤预防培训课上,专家细致授课的画面与学员专注记录的身影,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传输至济南市工伤智控监管数字化平台时,一幅以远程监控为重要抓手、推动工伤预防培训提质增效的生动图景,正在泉城清晰铺展。这是自今年7月1日该平台正式上线后,济南市强化工伤预防培训管理的具体实践,也标志着泉城工伤培训监管迈入了更透明、更高效的新阶段。
“远程监控能让政府部门实时查看课堂细节,从根本上杜绝‘代学代训’‘走过场’等问题,每一堂培训课都在阳光监督下进行。”济南市人社局工伤保险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监管模式的背后,是数据与智能的深度融合,为培训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准度。
数智化赋能:远程监控融入全链条监管体系
事实上,远程监控并非孤立存在,它是济南市工伤预防数字化转型长期探索的成果。2021年,济南市率先建成工伤预防线上平台,一举打破了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填补了线上即时学习的空白,让安全知识得以突破地域与时间的壁垒,广泛触达全行业劳动者,为工伤预防培训的数字化发展奠定基础。
随后,平台不断优化、丰富课程内容,细化行业领域,始终围绕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风险特点展开,力求让工伤预防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如今,远程监控与数据驾驶舱、动态风控等功能形成合力,构建起“事前精准培训、事中全程监管、事后效果追溯”的全链条体系,让培训监管从被动检查转向主动防控。
同时,平台衍生的“工伤快报”功能,为用人单位和受伤职工搭建了一个及时报备的快速通道。受伤职工可第一时间通过平台上传现场证据,用人单位则可第一时间完成申报。这一功能既保障了职工权益主张的时效性,也为工伤预防工作提供了即时性的事故数据支撑,让数据在工伤治理中真正发挥出驱动作用。
数据见证实效:远程监控驱动监管良性循环
在实际应用中,远程监控与平台的其他功能协同发力,显著提升了培训效能。平台强调实名注册参训,结合远程监控对课堂人员的实时比对,确保参训人员信息真实准确;企业可通过平台预约报名组班,灵活安排培训,而远程监控则全程跟踪培训过程,让培训不再“失控”;培训机构无需繁琐操作,就能依托监控数据和平台记录自动生成详细的线上培训班审计报告,让培训效果可衡量、可追溯。
自平台上线,尤其是远程监控功能有效落地以来,成效逐步显现。目前已有9家培训机构入驻,其中7家上传108 个线下培训班资料,55个完成全流程备案,培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因远程监控而可追溯、可审计。线上注册学员达37265 人,覆盖1843 家企业,仅2025年6月20日全面启动培训工作以来,新增用户3169人、新增企业 831家,“存量用户巩固+新增用户拓展”的良性循环加速形成,这背后离不开远程监控带来的培训质量提升和企业、职工的信任。
远程监控正以数智化力量为泉城工伤预防培训保驾护航,未来,随着平台功能的进一步优化,它将持续助力培训提质增效,让安全理念更深入地扎根于每一位劳动者心中,为泉城工伤预防工作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