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784H/2025-00182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配分类:实事进展
- 发布日期:2025-07-24成文日期:2025-07-24
- 标题: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民办实事二季度完成情况
序号 | 年度任务 | 进展情况 |
7 | 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 | 1-6月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 |
72 | 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分行业领域组建技能人才发展联盟,持续开展“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赛,打造20家市级工匠学院,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达到35%以上。 | 1.加强新时代济南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高技能人才评选、载体培养、评价企业遴选、培训机构奖励、参训企业补贴、人才卡使用、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内容,分类拟定9项实施细则,优化评选标准和流程,完善奖励机制,助力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评价等工作提质增效。组织2025年“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赛,面向主导产业开展竞赛需求申报,计划全年举办74个主题356个赛项,涉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大数据、智能制造、民生服务等领域,紧密结合主导产业,覆盖“13+34”产业链。截至目前,已举办2025年“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赛17场89个赛项。 2.持续拓展评价方式,启动高校自主评价试点、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的政策宣贯力度,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和“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遴选等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技能人才4.24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2.89万人次,高技能人才占比34%。 |
74 | 深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在人才职称评审上赋予企业更大自主权。聚力构筑“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海右人才就业数智化平台作用,组织开展第三届海右人才节、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济南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和才聚泉城高校行活动,让广大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 1.先后赴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美核电气(济南)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调研座谈,了解企业在职称申报评审方面的意见建议和相关需求,积极向省人社厅争取在工程技术系列增设量子信息专业,加快集聚和培养量子信息专业技术人才。 2.依托“海右人才就业数智化平台”改造,升级完善市场化服务网上申报系统、合伙人成员信息库等功能,搭建线上“金卡合伙人”综合管理系统。深化市场化服务宣传,升级“金卡合伙人”H5宣传邀请函,以“礼遇同行 才至如归”为主题,持续开展第五批“金卡合伙人”单位宣传展播活动。制定人才市场化服务工作推进方案,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挖掘市场资源,积极对接“三高一强”企业,招募第五批“海右人才服务金卡合伙人”,增加21家市场服务单位并签订合作协议,截至6月底,共成功引入“金卡合伙人”单位78家,涵盖智慧出行、品质生活、健康管理等10个领域,为人才提供310项专属优惠产品和服务。 3.高效开展“才聚泉城高校行”引才活动,聚焦我市重点产业引才需求,上半年开辟10条引才专线,精准覆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1个重点城市,深入对接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21所双一流高校开展专场引才活动,参加重点企事业单位421家,提供岗位1.2万余个,涵盖人工智能、空天信息、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现代医药、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岗位供给与人才专长的精准对接。 |
112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 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济南市2025年“春风行动”,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直播带岗等招聘服务活动,每场活动均设置政策宣传专区,着力提升就业创业政策知晓度。上半年,共组织专场招聘会330场,提供就业岗位45万个,发放“春风卡”等就业创业宣传材料20余万份,现场达成就业意向4万余人次。
|
119 | 实现“鲁通码”与电子社保卡场景互认,医保基金智能监控系统覆盖全部定点医疗机构,“鲁通码”应用场景拓展至20个。 | 制定“鲁通码”“电子社保卡”场景融合方案,同步拓宽“两码”应用场景,初步达成电子社保卡与“鲁通码”“两码融合”,实现场景互认,持续推进系统优化升级,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 |
145 | 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支持,健全产业就业协同联动机制,抓好岗位开发和用工保障。举办“选择济南·共赢未来”等驻济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深化“社区微业”行动,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就业和服务保障,深入实施“农民工服务保障提升九大行动”,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53万个。 | 1.深化“社区微业”行动,开展“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融合试点建设工作,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截至6月底,已建成社区就业服务站点5456个,打造镇街级示范性服务站点56个,社区(村)就业服务驿站139个。扎实推进“农民工服务保障提升九大行动”,指导各区县(功能区)建立64个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党组织,全力构建覆盖街道(镇)、社区(村)的农民工党建工作体系。 2.6月21日,完成2025年度济南市“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招募面试,今年共计划招募66名高校毕业生从事“三支一扶”工作。举办“选择济南·共赢未来”驻济高校春季招聘活动45场,提供岗位38.75万余个,举办中等规模以上招聘会361场,参加企业1.49万家,提供岗位38.25万个。做好城乡公益性岗位期满退出人员衔接服务,梳理全市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需求,精准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截至6月底,城乡公益性岗位在岗7.36万人,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6775个。
|
146 | 完善创业系列支持政策,加大创业贷款发放力度,推进黄河流域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培育打造一批创业街区。大力开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 扎实落实“创业齐鲁”行动,持续优化“济担—创业贷”数字化业务平台流程,截至6月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88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341家。5月8日,印发《济南市创业街区建设指引》(济人社函〔2025〕12号),实地考察评估第一批试点建设的4家市级创业街区,组织开展第二批市级创业街区申报工作,进一步拓展我市创新创业空间。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围绕急需紧缺工种和新职业实施“项目制”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截至6月底,完成各类职业培训1.69万人次。 |
147 | 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鼓励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重点群体参加社会保险。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 | 1.加强工作部署,召开全市人社系统社会保险精准扩面专题会议,落实山东省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施工”指引,利用大数据分析比对扩面资源。加强政策宣传,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线上通过抖音直播间,线下依托“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进场开展政策宣传服务,为各类群体发送政策宣传短信5.3万条。截至6月底,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7.2万人;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75.34万人、319.57万人、246.85万人。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组织企业年金联盟成员单位、卫健系统和市属公立医院召开座谈会,联合年金经办机构打造百家企业年金服务驿站,优化我市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经办服务质效。截至6月底,全市建立年金企业1338家,全市个人养老金开户157.82万户。 |
民生实事项目(十一) | 深入推进“社区微业”促进“家门口”就业。开展“四个对接”精准服务,通过对接企业用工、对接重点群体、对接培训机构、对接市场资源,强化就业信息化支撑,推动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和重点群体就地就近就业,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000人以上,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5万个以上,实现青年人才在济就业10万人以上。 | 开展“四个对接”精准服务推进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专项行动,完善“四个对接、一个支撑”工作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支持。深化“社区微业”行动,开展“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融合试点建设工作,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1-6月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为2.16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6578.71万元,为1.36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社保、吸纳就业补贴4290.48万元。规范就业见习单位管理,加强在岗就业见习人员管理和权益维护。截至6月底,开发就业见习岗位 6785 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