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人社:联动其他部门开展人社政策宣讲
7月11日上午,市中区人社局积极与其他部门联动,充分利用区人才办、区工商联、区非公党委主办的“海右人才节”——市中区工商联助企惠企政策宣讲会活动,专门选派人社政策宣讲业务骨干“面对面”向企业宣讲人社政策。辖区7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了政策宣讲活动。
宣讲中,市中区人社局政策宣讲员系统解读了人社系统正在执行的惠企政策,紧扣人社领域核心业务职能,涵盖“降成本、稳岗位、引人才、强技能、优服务”五大维度,剖析了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带来的直接成本减负;系统梳理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援企稳岗“工具包”的申办条件。同时,还对吸纳重点群体就业奖补、人才引进补贴、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等激励措施进行了深入阐释。
通过本次人社领域政策宣讲,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对各项人社优惠政策的知晓度与获得感,以务实举措赋能企业发展。下一步,市中区人社局将持续聚焦企业所需所盼,优化政策传导机制,依托线上线下多渠道,确保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以更加主动、高效、贴心的服务,助力企业轻装前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市中区“二次创业”注入强劲动能。
天桥人社:技能培训激活东西部劳务协作新动能
7月11日,来自临夏州永靖县的首批86名学员,圆满完成了在山东蓝翔技师学院的中式面点、中式烹调、挖掘机等培训班次的专业学习,标志着天桥区人社局和永靖县人社局2025年跨越千里的劳务协作技能培训项目全面启动。
近年来,天桥区人社局持续创新实践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紧盯以协作促发展,按照“永靖所需,天桥所能”的原则,建立“产业需求清单+技能培训项目库”动态匹配机制,精准谋划培训项目,为东西部劳务协作不断注入新动能。
东西携手,畅通协作机制
加强调度,规划先行。天桥区人社局携手永靖县人社局,谋划制定《劳务协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政府+技校+企业”合作模式,依托在甘肃省临夏州开设的山东蓝翔技校学院分院,开创东西部劳务协作新局面。
完善机制,明确分工。联合制定《天桥区·永靖县东西部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稳定增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强化沟通,常态互访。积极构建常态化沟通联系、互访对接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两地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工作落实落地。近年来,双方开展对接交流活动10余次,围绕技能培训课程设置、培训输转保障、两后生职业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培训赋能,助推就业致富
“线上+线下”对接,摸底培训需求。两地人社部门深度协作联动,通过大数据摸排永靖县本地劳动力资源状况,建立涵盖就业意愿、技能基础的动态台账,通过进村入户、实地摸底等方式,现场采集脱贫劳动力培训意愿和工种需求,结合用工企业岗位需求和劳动力培训意愿,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需求+订单”培训,精准开设课程。两地人社部门建立“需求双清单”,结合用工企业岗位需求和劳动力培训意愿,大力开展“订单式”就业技能培训。天桥区选派山东蓝翔技师学院优秀师资力量,依托永靖当地培训机构,开设挖掘机、装载机、中式烹调等专业课程。
“理论+实践”结合,实现技能提升。培训班通过“理论授课+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师对理论进行讲解后,进行现场实操,“手把手”教导,让学员边学边做,真正掌握所学技能。自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以来,累计培训20余期,每期培训不少于20天,培训人数达1200余人,通过技能提升实现就业1074人,就业率高达89.5%,为乡村振兴培育了一支高质量的技能人才队伍。
按需定制,助力梦想腾飞
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天桥区人社局密切协调山东蓝翔技校学院,高度重视永靖学生的培养,从教学到生活提供全方位保障。来到济南蓝翔本部学习,由专车接站,妥善安排食堂、住宿等,并享受学费、实习材料费、住宿费等多项费用减免政策。
提供“菜单式”技能培训。山东蓝翔技师学院积极响应辖区号召,主动对接永靖学员来济参加长期技能培训,量身定制培训“菜单”,开展中式烹调师、挖掘机、装载机驾驶、汽修、美容美发等多种培训。通过理论讲解、现场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现场互动学习等形式,2025年全年计划培训不少于312人。
提供“跟踪式”就业保障。培训学员结业后,将颁发山东蓝翔技师学院的培训合格证书,挖掘机学员积极推荐至永靖县当地项目工程中就业,烹饪学员推荐到酒店、餐饮连锁店等企业就业,形成“高质量培训+高质量证书+高质量就业”的激励机制,促进永靖学子“技能型”的跨越,不断助力梦想腾飞。
莱芜人社:向涉案企业发送仲裁建议书 争当诉源治理先行者
近日,莱芜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向辖区内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出第一份“仲裁建议书”,提出“定制化”的改进建议,引导企业以“柔性化”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达到了裁决一案、警示一片的社会效应。
6月份以来,仲裁委员会接连收到多起劳动者与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之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仲裁立案案件。通过调查了解,发现该企业年后订单量减少,企业不定期停工停产,导致劳动者工资发放不及时,目前大部分劳动者年后仅发放了一个月的工资,部分劳动者生活所迫,纷纷递交仲裁申请请求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该单位存在工资支付不规范的情况,鉴于此,仲裁委工作人员在给企业与劳动者做调解工作后,以建议书的形式给企业进行普法宣传,既能规范企业日常经营,也能减少劳资纠纷,为诉源治理提供一种新模式。
莱芜区仲裁院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针对用人单位不及时订立劳动合同、不及时支付劳动报酬、规章制度不健全、用工管理不规范等“软肋”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与仲裁文书一起下发,引导企业在用工管理上进行自我调整、加强管理、堵塞漏洞,达到“处理一个争议、规范一个企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