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工作动态>行业动态

一次办、协同办、智能办、安全办,社保经办服务持续优化——社会保险工作座谈会侧记

发布日期:2025-04-02 09:26浏览次数: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智慧人社联合创新实验室,有一款“政策测算器”的应用程序,展示出近年来社保经办服务的一些新变化。

这款“政策测算器”包括两项功能:“看一看有什么补贴(待遇)政策”“测一测能领什么补贴(待遇)政策”。点击“测一测”功能,有“个人”和“单位”两项不同分类。点击“个人”,可以进一步选择政策享受群体,比如是高校毕业生,或是就业困难人员等。现场工作人员选择“高校毕业生”进行演示,查询人可从36项政策条件中勾选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条件,点击“确认测算”,就看到可以享受“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等政策及具体金额。

创新实验室里展示的这项应用是信息技术赋能经办服务的冰山一角,也成为今年3月在南宁市举办的社会保险工作座谈会的“生动注脚”。在这次座谈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忠总结了2024年各地推动社保各项工作取得的新突破,分析了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部署了扎实做好2025年社保工作的重点任务,广西、黑龙江、山东、广东、重庆等地作经验交流发言,展现出社保经办服务在一次办、协同办、智能办、安全办等方面的新成效。

一事集成,一次办结

2024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其中退休“一件事”和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被纳入重点事项清单。


随后,各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扎实推进,让群众享受到切实的便利:提交的材料少了、跑腿的次数少了、办结的时限少了。更为重要的是,“一事集成,一次办结”的改革理念已深入人心,从退休“一件事”和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不断向更广范围延伸。


黑龙江省是退休“一件事”首批集中攻关和创新示范地区,黑龙江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肇劲松在社会保险工作座谈会上介绍,该省在全面承接国家规定的9个服务事项基础上,将涉及多个部门关联性强的工伤保险终止缴费、失业保险待遇终止、医保在职转退休、公积金封存等4个事项纳入服务范围,推动涉及6个部门的 13 项业务全部并联审批、集成办理。特别是在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两个服务群体基础上,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纳入服务范围,实现职工养老保险服务人群全覆盖。如今,已有10.3万人通过黑龙江政务服务网、“龙易办”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等平台,登录退休“一件事”系统,一次性办结全部退休关联业务。


在全面完成“退休一件事”改革任务后,黑龙江继续解锁更多“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场景。“我省积极探索打造‘社保一件事’服务矩阵,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已实现医保、交通、文化等领域应用全覆盖;失业保险‘一件事’已在全省实现线上一网通办、受办分离,线下一窗受理、多方协同;工伤保险‘一件事’已启动系统开发,今年4月将上线运行。”肇劲松介绍。


黑龙江省的经验做法是各地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代表,是社保经办系统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的生动体现。李忠在讲话中指出,要以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紧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图片

部门联动,协同高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中特别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


如今,“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山东省已经有了丰富的落地实践。山东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士功在社会保险工作座谈会上介绍,山东省人社部门与税务部门协调联动,完成统一社保费征收模式改革,实现灵活就业人员、居民、企业职工参保缴费“一件事”服务。2024年,山东省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总收入3879.6亿元,同比增长2.8%。不仅如此,山东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创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地方政府投入责任分担办法,有效发挥财政政策对提高参保质效的激励作用。


“我省还深化‘社银合作’,以金融资源助力社保工作开展:会同中国工商银行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社保待遇’新应用,将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工伤保险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直接发放至工伤职工手中;会同中国建设银行推进‘社银合作’就近办,将1.7万家‘裕农通’服务点打造成社保业务乡村直达站,形成便民服务圈。”李士功说。


在广西,协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强化‘社银一体化’合作,将31个社保高频事项纳入银行服务范畴,惠及全自治区参保群众3300 多万人;与9个省份签订‘社保通’合作协议,实现 42 项业务跨省通办、123 项业务全区通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标文在会上介绍。

图片

技术赋能,智慧经办

今年年初,以深度求索(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火热“出圈”,各行各业都开始探索在哪些环节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实现赋能增效。社保经办系统也积极行动,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贯穿社保服务全周期。


“进入省集中系统,在系统列表中找到‘职工养老智能经办管理平台’,找到‘月定期养老待遇核定’业务机器人,点击启动按钮,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进入初审界面,获取业务信息,自动对档案中的出生年月、性别、最大缴费月份等信息进行核对和校验。运动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识别电子影像中待遇申请表的承诺勾选项情况,并校验签名是否和参保人姓名一致。RPA自动登录省内各险种业务系统和全国社保比对系统查询比对,对待遇申请合规性进行判断,输出审核结果。审核结束后,经办人员可以直接查看业务办理结果及导出表格,每一笔智审业务可查、可追溯。”


这是广东省在社会保险工作座谈会上,介绍RPA参与业务审核的场景。广东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社保局党委书记夏青表示,广东省探索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社保经办,以“智答、智办、智审、智控”为重点,率先在深圳、珠海、广州、佛山、韶关、东莞开展试点,培育社保经办新质生产力。


比如,在“智答”方面,广东省将12345工单、群众咨询反馈的热点难点问题动态收录到智能客服系统,扩充社保知识库,引入通义千问和DeepSeek,训练社保专用大模型,可模拟人脑机制自主对复杂的社保政策和语言表达进行分析理解,保障解答的完整性和精准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在会上提出,要推动前沿技术在社保经办领域的应用,以此提升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改革创新能力。他认为,关键是通过业务场景,把人工智能应用“连点成线”,完成一项完整的业务。同时他也提醒,技术创新对传统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其中既有如何对技术进行管理的新问题,也有旧的管理模式如何适应新发展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前沿技术应用下的新型经办规则。

图片

内控在前,安全规范

当前,社保经办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并存,传统风险形态和新型风险形态交织,社保基金管理形势不能掉以轻心。李忠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化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严格经办内控,加强风险排查,深化专项整治,推动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更加安全规范。各地社保经办机构对“安全规范”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唐标文在社会保险工作座谈会上介绍,广西在全国率先出台《广西社会保险经办规程》,构建覆盖全险种、全项目、全流程的规程体系;印发99项社会保险业务标准;印发社保经办内部控制实施细则,出台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社保费补缴“三级联审”制度,推进风险防控进制度、进规程、进系统;建立市县社保基金专项检查长效机制,采取相互交叉、内外协同方式对全自治区118个县区进行全覆盖检查。


此外,广西建立全流程多层次职业年金经办和投资运营风险控制机制,包括构建多维度职业年金投资运营绩效考评体系,实行考核结果和新增资金分配、存量资金调整、“后位淘汰”机制挂钩,推动职业年金高质量运营。


在广东,夏青介绍,在业务防线上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智能防控。省集中系统嵌入管控规则917条,联合税务规范接口规则86项,实现业务经办风险前置提醒,配置278项事后疑点数据筛查规则,全面增强全险种省集中系统风险防控能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内控要走在经办前面,要先于政策谋划、先于政策布局,提前识别新政策可能带来的风险,并采用积极有效的防控手段,不断提高能力水平。

来源:中国社会保障杂志微信公众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