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工作动态>行业动态

荐读|数字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发布日期:2025-03-04 10:23浏览次数:

数字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文/单晓红

作者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处长、二级巡视员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迅猛发展,使传统工业时代形成的就业模式、劳动关系、服务方式和治理逻辑均发生深刻变革,需要持续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和数字政府建设,回应和解决各类新型问题。其中,加快推进数字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尤为重要。


数字时代,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首先,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劳动力供求匹配效率,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也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与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相融合,共同构成了新的生产要素体系;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场所的不受时空约束的分离和组合,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超越了工业时代大规模的组织化生产模式;劳动形态多样化,新业态层出不穷,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要求。最后,数字技术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深化,由此创造出的新型就业岗位,扩大了就业容量,不仅生成了多种新型劳动关系,也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数字技术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动能,也给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例如,在立法方面,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诸多挑战。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立法以及相关的劳动立法。在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全面体现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不足,应结合数字时代的新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权益保障方面,随着灵活用工和灵活就业的多元化发展,既往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比重在下降,需及时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治理逻辑,等等。


因此,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相关制度——


尽快完善立法体系。“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应构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尽快修改社会保障领域的《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等,同时尽快修改与社会保障密切相关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就业促进法》《职业教育法》等,加快更新职业分类,构建全新就业图谱。促进劳动要素与数据要素充分融合,重新定义数字时代的劳动关系,维护各类从业者的社会保障权益。


尽快建立适用于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在参保人员中的比重逐步加大,需要做好参保扩面、缴费服务等工作。要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制度,保障各类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激发其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再分配作用。随着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占比的提升,劳动要素在收入中的占比相对下降,对于由此带来的财富向少数人集中,需要通过财税和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加以调节,以保障分配公平。为此,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还应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功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最低工资制度的重要作用,从而真正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基本人权,增进人民福祉。

来源:中国社会保障杂志微信公众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