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人社:以培训促进业务经办水平再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社保业务经办水平,确保工资社保改革政策精准落地,近日,市中区人社局分别组织区教体系统、全区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社保经办人员开展专题培训会。此次培训聚焦工资社保政策、待遇申领流程等高频业务,推动经办服务提质增效,全区机关事业单位350余名业务经办人员参加培训。培训中,市中区人社局工资福利科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工资福利现行政策及工作流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和省市评比达标表彰及表扬管理等相关政策规定,并对平时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讲解。市中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相关业务负责人重点解读了最新社会保险政策,从政策背景、适用范围到办理流程进行逐项解析。同时,结合《社会保险法》及地方实施细则,对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缴费基数核定等全流程业务进行规范讲解,确保社保经办人员“政策执行不走样”。工资社保关系到每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下一步,市中区人社局将随时根据政策调整,认真做好各项政策规定的学习研究,不定期组织开展业务经办专题培训会,以培训促进经办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切实为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服好务,让人社服务再暖1℃。槐荫人社:到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开展专项调研为进一步聚焦全区医学产业发展,加快构建高端人才综合服务体系,3月25日,槐荫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到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就精准医学产业高端人才综合服务基地建设情况专题调研,进一步深入了解园区发展需求,推动基地精准落地。槐荫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工作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管委会、精准医学产业园,现场了解了医学中心在规划策划、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创新转化等方面的成果和进展,听取了管委会相关人才服务诉求,并围绕精准医学产业高端人才综合服务基地建设与医学中心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交流。下一步, 槐荫区人社局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以精准医学产业高端人才综合服务基地为试点,着力打造“专业强、服务优、效率高”的医学中心人才服务队伍,推动人才服务从“广覆盖”向“精准化”升级,为打造黄河流域精准医学人才高地提供坚实支撑。长清人社:创新“三化服务”工作机制 开展企业“助力护航”行动为助推全区“2+2”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长清区人社局强化主动担当意识,优化人才服务流程,创新“三化服务”工作机制 ,开展企业“助力护航”行动,为企业和人才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三化服务”强基础,服务效能再提升为助力企业发展,长清区人社局全面推行“清单化对接、台账化管理、目标化跟进”“三化服务”工作机制,以科学化、精细化企业服务模式赋能人才工作。一是制定企业走访清单。年初,按照全区“项目提升年”的总体要求,对标“2+2”产业体系,对接驻区12所高校及美客、西城软件园、西部创新园等重点园区,人才服务部将全区100家重点企业纳入走访范围,列入对接清单,建立健全“一企一档、一产业一专班”动态跟踪服务机制;二是实施企业台账化管理。将每周走访对接企业情况、人才需求、政策落实等重要信息纳入台账管理,实时更新企业技术攻关、人才引进等重点内容,形成精准服务数据库;三是落实目标化跟进措施。由局分管领导对台账中所涉及的目标完成情况、人才需求落实情况等主要内容适时进行调度,掌握了解进度,研究推进措施,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今年以来,共走访对接园区10个、企业51家,收集人才、创业、职称评定等需求信息56条,对接高校8所,开展上门服务42次,解决相关问题52个,实现了帮办服务更便捷、更有成效。例如对山东德信拓达生物科技研究院、展荣(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提出的高端人才短缺问题,联合高校定向输送专业人才,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助力护航”解难题,精准服务零距离长清区人社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靠前服务“问需于企”,主动开展“人才创业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高校、进招聘现场”等系列活动,向企业、创业者、求职者发放《就业人才政策汇编明白纸》、《济南市人才政策“双30条”》等相关资料2000余份,举办政策解读会10余次,解疑答惑260余个,实现了精准服务零距离。针对区人社局业务范围之外的政策问题,积极协同区工信、行政审批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部门协同服务专班",为西部创新园、合新产业园等园区开辟“证照联办”绿色通道,提供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加快发展。同时,立足全区实际,计划在大学城和主城区分别试点打造“新园博(园博园社区)人才驿站”和“新文昌(文昌社区)人才驿站”(简称“两新驿站”),为未就业大学生第一时间提供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实现岗位自主匹配、政策精准推送,进一步拓宽高层次人才就业渠道,破解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下一步,长清区人社局将以“三化服务”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助力护航”行动为依托,推动人才服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赋能”转变,为全区“2+2”产业体系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平阴人社: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近日,平阴县人社局深入济南清河电气有限公司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结合“服务企业年”活动,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为全县劳动争议源头治理贡献人社力量。县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本次活动是在前期实地调查摸底、调解员业务培训的基础上,从八个方面对企业调解组织进行了业务指导,就规范调解组织建设、劳动争议预防化解等情况进行了观摩交流,对照规范化建设任务清单,查找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薄弱环节,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从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了调解组织整体效能。同时结合“送法进企业”活动开设“法治体检门诊”,梳理企业用工风险点,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涉及的劳动争议问题进行专业性的解答。与企业建立了“青年仲裁员志愿者”定点联系企业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定期对企业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自主预防化解劳动争议能力。下一步,平阴县人社局将准确把握基层实情和愿景,加强调解员培训工作,推出特色调解品牌,打造“争议不出企、矛盾不上交”的县域实践范例,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建设高标准调解阵地,更好维护平阴县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为进一步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社保业务经办水平,确保工资社保改革政策精准落地,近日,市中区人社局分别组织区教体系统、全区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社保经办人员开展专题培训会。此次培训聚焦工资社保政策、待遇申领流程等高频业务,推动经办服务提质增效,全区机关事业单位350余名业务经办人员参加培训。
培训中,市中区人社局工资福利科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工资福利现行政策及工作流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和省市评比达标表彰及表扬管理等相关政策规定,并对平时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讲解。
市中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相关业务负责人重点解读了最新社会保险政策,从政策背景、适用范围到办理流程进行逐项解析。同时,结合《社会保险法》及地方实施细则,对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缴费基数核定等全流程业务进行规范讲解,确保社保经办人员“政策执行不走样”。
工资社保关系到每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下一步,市中区人社局将随时根据政策调整,认真做好各项政策规定的学习研究,不定期组织开展业务经办专题培训会,以培训促进经办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切实为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服好务,让人社服务再暖1℃。
槐荫人社:到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开展专项调研为进一步聚焦全区医学产业发展,加快构建高端人才综合服务体系,3月25日,槐荫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到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就精准医学产业高端人才综合服务基地建设情况专题调研,进一步深入了解园区发展需求,推动基地精准落地。槐荫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工作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参加。
槐荫人社:到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开展专项调研
为进一步聚焦全区医学产业发展,加快构建高端人才综合服务体系,3月25日,槐荫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到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就精准医学产业高端人才综合服务基地建设情况专题调研,进一步深入了解园区发展需求,推动基地精准落地。槐荫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工作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参加。
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管委会、精准医学产业园,现场了解了医学中心在规划策划、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创新转化等方面的成果和进展,听取了管委会相关人才服务诉求,并围绕精准医学产业高端人才综合服务基地建设与医学中心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交流。
下一步, 槐荫区人社局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以精准医学产业高端人才综合服务基地为试点,着力打造“专业强、服务优、效率高”的医学中心人才服务队伍,推动人才服务从“广覆盖”向“精准化”升级,为打造黄河流域精准医学人才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长清人社:创新“三化服务”工作机制 开展企业“助力护航”行动
为助推全区“2+2”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长清区人社局强化主动担当意识,优化人才服务流程,创新“三化服务”工作机制 ,开展企业“助力护航”行动,为企业和人才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化服务”强基础,服务效能再提升
为助力企业发展,长清区人社局全面推行“清单化对接、台账化管理、目标化跟进”“三化服务”工作机制,以科学化、精细化企业服务模式赋能人才工作。一是制定企业走访清单。年初,按照全区“项目提升年”的总体要求,对标“2+2”产业体系,对接驻区12所高校及美客、西城软件园、西部创新园等重点园区,人才服务部将全区100家重点企业纳入走访范围,列入对接清单,建立健全“一企一档、一产业一专班”动态跟踪服务机制;二是实施企业台账化管理。将每周走访对接企业情况、人才需求、政策落实等重要信息纳入台账管理,实时更新企业技术攻关、人才引进等重点内容,形成精准服务数据库;三是落实目标化跟进措施。由局分管领导对台账中所涉及的目标完成情况、人才需求落实情况等主要内容适时进行调度,掌握了解进度,研究推进措施,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今年以来,共走访对接园区10个、企业51家,收集人才、创业、职称评定等需求信息56条,对接高校8所,开展上门服务42次,解决相关问题52个,实现了帮办服务更便捷、更有成效。例如对山东德信拓达生物科技研究院、展荣(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提出的高端人才短缺问题,联合高校定向输送专业人才,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助力护航”解难题,精准服务零距离
长清区人社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靠前服务“问需于企”,主动开展“人才创业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高校、进招聘现场”等系列活动,向企业、创业者、求职者发放《就业人才政策汇编明白纸》、《济南市人才政策“双30条”》等相关资料2000余份,举办政策解读会10余次,解疑答惑260余个,实现了精准服务零距离。针对区人社局业务范围之外的政策问题,积极协同区工信、行政审批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部门协同服务专班",为西部创新园、合新产业园等园区开辟“证照联办”绿色通道,提供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加快发展。同时,立足全区实际,计划在大学城和主城区分别试点打造“新园博(园博园社区)人才驿站”和“新文昌(文昌社区)人才驿站”(简称“两新驿站”),为未就业大学生第一时间提供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实现岗位自主匹配、政策精准推送,进一步拓宽高层次人才就业渠道,破解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下一步,长清区人社局将以“三化服务”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助力护航”行动为依托,推动人才服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赋能”转变,为全区“2+2”产业体系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平阴人社: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近日,平阴县人社局深入济南清河电气有限公司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结合“服务企业年”活动,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为全县劳动争议源头治理贡献人社力量。县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平阴人社: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
近日,平阴县人社局深入济南清河电气有限公司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结合“服务企业年”活动,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为全县劳动争议源头治理贡献人社力量。县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是在前期实地调查摸底、调解员业务培训的基础上,从八个方面对企业调解组织进行了业务指导,就规范调解组织建设、劳动争议预防化解等情况进行了观摩交流,对照规范化建设任务清单,查找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薄弱环节,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从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了调解组织整体效能。同时结合“送法进企业”活动开设“法治体检门诊”,梳理企业用工风险点,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涉及的劳动争议问题进行专业性的解答。与企业建立了“青年仲裁员志愿者”定点联系企业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定期对企业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自主预防化解劳动争议能力。
下一步,平阴县人社局将准确把握基层实情和愿景,加强调解员培训工作,推出特色调解品牌,打造“争议不出企、矛盾不上交”的县域实践范例,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建设高标准调解阵地,更好维护平阴县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