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784H/2025-00016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组配分类:部门计划及总结
  • 发布日期:2025-01-23成文日期:2025-01-23
  • 标题: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21〕30号)要求,为全面反映我局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加强信息管理,展现工作过程和结果,编制本报告。

一、总体情况

(一)聚焦重点领域,拓宽公开渠道

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通过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渠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07条,确保众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人社政策和服务动态。

依托“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30项高频民生事项“搬”到“掌”上,54项业务“全省通办”和“跨省通办”,157项政务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网实现在线申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和“退休一件事”办理;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154项政务服务事项进厅办理基本实现人社公共服务线上、线下办理同频共振。

 

编发《济南人社政策业务服务手册》,涵盖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才服务三大类52项人社便民惠企政策经办指南;结合最新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发布、修订及废止情况,更新人社政策库文件40件,提供更为精准便捷的人社政策服务。

 

(二)严格规范流程,精准回应诉求

细化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流程,实现收文到归档各环节标准化管理,各环节紧密相扣、规范严谨。全年共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9件,其中网络申请34件,信函申请3件,当面申请2所有申请全部在法定时限内精准答复,其中主动公开17件,本机关不掌握相关信息或需进一步加工制作10件,咨询事项5,其他处理6件。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行政复议案件1(维持),行政诉讼案件0

(三)完善信息管理,筑牢安全壁垒

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关于落实政务新媒体三审三校工作制度的通知》,全力构建信息采集、审核、发布、存档全流程规范制度体系,确保每条信息有据可依、有源可溯。严格审核把关,核对数据、政策依据是否精准无误,审查语法、用词、格式是否合规,审查内容是否涉及国家安全、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以严苛标准为信息守门。

(四)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互动桥梁

渠道拓展上,改造升级官方网站,优化页面布局,提升搜索精准度,构建更加数字化和便捷的政务公开环境。大力拓展新媒体矩阵,实现信息精准推送;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信息公开专区,方便群众及时查询了解政策。功能优化上,在官方网站增设意见反馈、智能问答等模块,增强政府与群众之间双向交流,全年共处理网民留言1973条,征集调查31件,全部按时精准回应。

着力打造平台型、智慧化的海右人才就业数智化平台,优化政策查询、智能匹配、政策计算器等功能的匹配算法,不断提高政策服务的精准度,引入无形认证、政策找人、免申即享等创新服务模式,简化服务流程,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实现政策与人才需求精准匹配。

推出政策咨询“一站式”服务,开发建设数智服务“云窗口”服务平台,打造“问办一体”社保信息公开新载体。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利用远程协助、视频共享、语音通话等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AI+人工辅助”“不打烊”服务,实现“云咨询”全天候有问必答、实时智能交流互动。

 

(五)联动内外监督保障公开质效

内部监督上,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信息公开流程进行审查。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增强政务公开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外部监督上,在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显著位置公开举报投诉电话,邀请媒体、第三方参与监督评议,针对性优化信息公开策略,提升公开质量。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制发件数

本年废止件数

现行有效件

规章

0

0

0

行政规范性文件

0

0

16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0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0

行政强制

1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行政事业性收费

2753.9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38

0

0

0

0

1

39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15

0

0

0

0

1

16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1

0

0

0

0

0

1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0

0

0

0

0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

0

0

0

0

0

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0

0

0

0

0

0

0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0

0

0

0

0

0

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1

0

0

0

0

0

1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0

0

0

0

0

0

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0

0

0

0

0

0

0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17

0

0

0

0

0

17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3

0

0

0

0

0

3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0

0

0

0

0

0

0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0

0

0

0

0

0

0

2.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

0

0

0

0

0

0

(六)其他处理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0

0

0

0

0

0

0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0

0

0

0

0

0

0

3.其他

0

0

0

0

0

0

0

(七)总计

37

0

0

0

0

1

38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1

0

0

0

0

0

1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
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结果
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4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解读的形式和渠道还需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二是部分服务流程的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

下步工作中,一是聚焦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创新政务公开举措,加大政策解读和宣传力度,采用文字解读、图表解读、专家解读、政策问答等方式,全方位阐释政策内涵,积极拓展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数字化水平。二是建立信息更新机制。明确各部门信息更新的责任和时间要求,对于动态更新、工作进展等信息,设定定期更新时间表。三是丰富信息呈现形式。根据信息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图片、图表、视频、音频等形式进行公开。四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内容涵盖信息公开法律法规、信息撰写、审核技巧和新媒体运用等方面知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依据《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收取信息处理费的情况:无。

(二)落实上级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情况

2024年,紧密围绕上级部署,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推动重点领域主动公开。坚决扛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新使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重点任务,开展“四个对接”精准服务,推进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59万人,完成省下达年计划15万人的143.93%,完成市工作目标17万人的127%;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上岗1.68万人,完成1.53万人目标任务的109.8%,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二是推进政策服务提质增效。提高政策发布质量。针对本年度出台的人社领域重要政策,采用图文并茂、视频讲解、专家解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解读,确保不同信息获取习惯的群众清晰理解政策内涵,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有序推进公众参与政策制定。健全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机制,建立政策效果评估机制,对政策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并向社会公开。提高政民政企交流实效。统筹做好在线访谈、网民留言、意见征集等互动渠道建设,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办理各渠道收集的意见建议,及时公开群众意见建议采纳情况。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认真落实“依申请公开质效提升年”活动要求,全面提升依申请公开办理水平。高标准做好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监管。按照上级要求,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做好政府网站和新媒体监管工作。

三是完善政务公开工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和培训力度。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协调机制,统筹抓好调度、协调、指导、督促、落实等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全年组织全市人社系统政务公开培训1次,参加上级政务公开培训2次,召开局系统政务公开专题推进会1次。

(三)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2024年“两会”期间,我局共接收市人大代表建议17件,市政协提案39件,共计56件,总数与去年持平。其中人大建议我局独办2件、主办3件、分办3件、会办9件,政协提案主办5件、分办10件、会办23件、参考1件。目前,建议提案答复、评议等工作均已办理完毕,办结率、面复率、满意率均为100%。

(四)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创新情况

建成全市首家公益性技能培训线上平台,针对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求职能力培训推出100余个热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课程,面向在校和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登记失业人员等各类劳动者免费开放。

以数字赋能为支撑,探索社保信息公开新手段,打造问办一体的数智服务“云窗口”服务体系,利用AI客服、远程视频、智能外呼、人工辅助等数字化技术打造“问办一体”社保公开新模式,形成了“来电问办、智能导办、线上帮办、远程经办”政民互动新模式。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数据统计需要说明的事项: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

(六)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无。

(七)其他有关文件专门要求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予以报告的事项:无。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