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条电话线 12名工作人员
95后平均年龄 150个每日工单
2250分钟每天电话时长
90000字平均每天说话字数
这些数字串联起了一个充满奋斗与汗水的故事,在这条充满责任与担当的道路上,我们用沙哑的声音诠释着尽职尽责,虽然与您素未谋面,但我们愿意用真心穿越距离,让电话另一端的您能感受到我们的“暖意”。
早上8:30,工作的一天从一句“您好,我是高新区劳动维权热线”开始。
“我不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我就想让你们立即马上给我协调退费……听明白了吗?”面对电话另一端传来的急躁、不满情绪,02年的小伙子姚清保持着沉着冷静,他说:“别着急先生,您的心情我十分理解,这些钱对你来说很重要,我十分想帮您,请您尽快发送退费凭证,我同时联系培训公司帮您调解,稍后给您回电话……”一次次的电话沟通,一次次地耐心解释,甚至为了推进解决,我们与公司建立了对接微信群,最终帮助投诉人退回了满意的金额。得到投诉人的认可,姚清高兴地大喊:“我把钱要回来了!”
中午12:00,正值休息时间,热线大厅内的铃声却不断,与被诉双方沟通的声音此起彼伏。热线主任提醒大家:“快休息下吃点东西,下午上班再处理吧。”然而,热线工作人员却在挂断电话的间隙回应道:“等会再吃饭吧,来电人还等着我帮他联系公司呢……我们约好中午他休息时间联系,因为上班时间他们不能接电话……”
下午13:30,市民张女士突然出现在热线工作现场,手里拿着“感谢信”说道,“我要找一位小伙子,我不知道他叫啥,但是他不厌其烦帮我联系公司,要回了我的工资,我想当面感谢他……”通过张女士的手机号查询到投诉信息,找到受理人员明浩洋。这位1米8的大男孩,显得有些羞涩,他站起来,走到张女士面前,怯生生地说:“阿姨您别这么客气,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张女士声音颤抖地说:“小伙子阿姨谢谢你,阿姨的工资不高,但是辛苦应得的,被拖欠那么久,终于要回来了,阿姨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傍晚18:00,正是托管班孩子放学的时间,作为妈妈的李晓雯一边拒接着一个又一个手机来电,一边用温柔的声音劝着热线另一端的老阿姨:“阿姨您别着急,我再帮您想想办法……”尽管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李晓雯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她安慰道:“阿姨您放心,只要能联系上公司,打多少电话也不要紧,我们加班加点也值,有我们在,放心吧。”
晚上21:00,辛苦了一天的孙悦正要洗漱睡觉,手机信息提醒一个接一个,微信语音电话铃声又响起。孙悦拿起手机一看,是上午为了方便投诉人传递欠薪作证,加了个人微信的那位阿姨。阿姨想要帮孩子要回缴纳的高额培训贷款,不停地通过微信发信息,询问问题处理的情况。孙悦耐心地劝解着,并承诺阿姨一上班就帮着督促联系,阿姨这才平静下来。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每一个问题,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天天讲不吝千万言,时时做不惧千万事。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漫漫长路必见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