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孔村镇:公益“小岗位”发挥“大作用”
|
|||
|
|||
走进孔村镇各村大街小巷,会发现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活跃在道路养护、环境整治、水利管护等各个岗位上,他们就是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每天早上,村民们都能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公益岗在路边清扫、除草的繁忙身影。 一大早,孙庄村的公益岗们就带着扫帚、铁锹等工具来到了自己的卫生区。 “我都已经60多岁了,外出务工下不了力,也挣不来钱。真是得亏村里提供公益岗这个机会,现在就近工作,既能顾上家庭,还能挣到生活费,很知足了。”孙庄村公益岗张传美兴高采烈地说道。 随着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就业困难群众走上了“乡村公益岗”。孙庄村共有5个公益岗小组,11名成员,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60岁左右,大多是村里的困难户、脱贫监测户。 为了合理安置群众就业,保持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的经济状况稳定,孙庄村一直按照“按需设岗、人岗匹配”的原则设立公益性岗位。 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刚明说道: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公益岗位,将村里道路管护、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分责任、分路段,并将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列入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确保公益岗真上岗、真就业。 孙庄村的公益岗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着,与此同时,前套村正在举行公益岗每周例会,重新划定每一组的卫生责任区。会议结束后,他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村庄的主次干道和房屋的角角落落里开展清除杂草工作。 近年来,孔村镇坚持帮助特殊群体在公益性岗位上实现就近就业,以“授人以渔”的帮扶方式在促进村民增收的同时,也把乡村逐渐打造成天蓝、水清、地绿、民富的幸福家园,让“小岗位”发挥“大作用”,实现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同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完美结合。 据悉,孔村镇在辖区内46个社区(村)均设立了乡村公益岗,走出了一条“分片包干”的管理模式,全镇399名在岗村民各司其职。各村设置的多种公益性岗位,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岗位工作要求和公益岗人员自身素质,镇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到村进行业务指导,提高其工作精细化水平。目前所有公益岗人员均能独立完成本职工作,真正成为农村工作的“绿色担当”,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