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风采】数字赋能,智慧管理—莱芜区打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E窗办”信息系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征收活动日益频繁,被征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贯彻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尤为重要。
传统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运转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各部门单位信息不对称、顾此失彼、临时突击的情况较为突出。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莱芜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开发建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E窗办”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整合与共享。2024年8月30日,“E窗办”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启用,标志着莱芜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迈上新台阶。
“E窗办”信息系统使用电子政务外网公共域线路,依托政务云平台,实现了各使用单位之间网络线路互联互通,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此外,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调整和升级。“E窗办”信息系统集成信息共享、数据分析、监控预警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促进自然资源、财政、人社及各街镇之间紧密配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土地批复、财政资金、参保方案、个账落实等相关工作。此外,残联、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可通过“E窗办”信息系统共享重残、特困、低保、建档立卡脱贫户等困难群体信息,提高数据同步效率。在政府为困难群体代缴居民养老保险、重残人员依申请提前五年领取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工作中,进一步提升人员信息共享覆盖面。
自系统启用以来,各单位录入10批次征地函件、10批次征地批文,以及11个村共计13180人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方案数据。在信息采集、资料传输等环节实现电子化操作,减少了纸质文件的使用,节约了线下部门间材料传递时间,降低了成本支出,从而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下一步,莱芜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将持续总结“E窗办”信息系统应用经验,不断优化系统功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莱芜经验,为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