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刊发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延学的署名文章《以“四真”调研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全文如下: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指出,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创造业绩,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济南市人社局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推动发展的“主抓手”,紧紧围绕“就业第一民生”“人才第一资源”等重点工作,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真心听取基层意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树立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政绩观才能不出偏差。谋政绩、干政绩、出政绩,要注重从群众生动活泼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多深入田间地头,访贤问计,看群众最盼什么、最怨什么、最需要解决什么,真正做到知民情、顺民意,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济南市人社部门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从党性的高度来认识政绩观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实际,真正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建立了局领导、局机关处室、局管单位、区县(功能区)人社部门4张调研课题清单,确定了23个方面的调研课题,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坚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到人社服务窗口、驻济高校、企业单位,真心听取所需所盼和意见建议,切实把情况摸准、把问题找实。特别是围绕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组,采取逐户走访、集中座谈、发放电子问卷等形式,实地走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53家(其中规上企业75家),省级瞪羚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独角兽企业1家,精准掌握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人才需求,畅通企业服务联络机制,搭建人社部门与全市产业集群沟通联络的桥梁。真下功夫研究问题,解决好树什么样政绩的问题。老路不可行,新路在哪里?需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发展规律,在调研中探索、研究。调查研究,既要“调”更要“研”。济南市人社部门聚焦调查走访中发现的矛盾问题,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围绕就业创业、农民工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产才精准对接、“数字人社”建设、劳动和社保领域信访等方面问题,抽调人社系统精干力量,组成了六个工作专班,深入开展研讨研究。一方面,定期召开调度会。各专班坚持周计划、月调度,每月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分析工作推进中面临的矛盾问题,集中智慧,开拓思路,尤其是注重把济南市实际和外地经验结合起来思考谋划,在学习借鉴中受启发、明思路。另一方面,定期召开研讨会。聚焦特定议题,邀请行业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深入交流研讨,开阔视野眼界,先后邀请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萧鸣政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颜世富副教授参加讨论交流,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参考。同时,还注重在调查研究中培养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研究问题的能力,涌现出许多由年轻干部独立完成的高质量调研成果,如《济南市灵活用工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传统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报告》《全市管理咨询行业发展报告》等。报告有数据有事例,有思考有分析,展现了较强的研究问题能力。真招破解工作难题,解决好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当前,济南强省会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改革面临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涉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更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在化解这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中创政绩,在解决这些疑难问题中留政绩。为此,济南市人社部门坚持把开展调查研究和推进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推动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的成效。从当前人社工作面临的形势看,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也是人社工作的难中之难。为此,济南市人社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坚持系统思维、数字思维、平台思维,创新打造了“海右人才就业数智化平台”,建立起用人单位岗位信息和求职者需求信息的“双归集机制”,实现了人才招引、用工招聘、政策推送等一体化功能。设计开发了“济南云聘e码通”微信小程序,通过大数据算法,对职位需求信息和求职信息进行寻源筛选、智能匹配、自动推荐、精准推送,有效破解了企业、高校、毕业生反映的就业信息不对称、岗位供需不匹配问题。平台上线以来,为求职者精准推送岗位信息254967条,为用人单位精准推送求职信息189780条,达成就业意向1.6万人。真金白银助企发展,解决好业绩量质齐升的问题。政绩观影响发展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党的重要政治要求和重大政治任务。人社部门是经济服务部门,服务企业发展是职责所在。要树立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观念,谋划推进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济南市人社部门聚焦企业现实需求,着力把调研过程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国家、省稳就业政策和济南市《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40条)》,运用“政策找人”“直补快办”“免申即享”等方式,为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及稳岗扩岗专项贷款5.24亿元、稳岗返还资金3984.14万元、创业补贴资金2371万元、减免社保费3.7亿元,有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另一方面,支撑企业发展。围绕“项目突破年”重点项目和企业用工需求,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23场,服务重点企业2260家,为比亚迪解决用工缺口1.9万人。组织济南市重点企业参加“才聚泉城高校行”,开辟武汉-长沙、沈阳-大连、内蒙古、淄烟威、兰州等10条引才专线,举办36场专场引才对接会,接收简历1.9万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801人,有力保障企业人才需求。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指出,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创造业绩,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济南市人社局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推动发展的“主抓手”,紧紧围绕“就业第一民生”“人才第一资源”等重点工作,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真心听取基层意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树立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政绩观才能不出偏差。谋政绩、干政绩、出政绩,要注重从群众生动活泼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多深入田间地头,访贤问计,看群众最盼什么、最怨什么、最需要解决什么,真正做到知民情、顺民意,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济南市人社部门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从党性的高度来认识政绩观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实际,真正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建立了局领导、局机关处室、局管单位、区县(功能区)人社部门4张调研课题清单,确定了23个方面的调研课题,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坚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到人社服务窗口、驻济高校、企业单位,真心听取所需所盼和意见建议,切实把情况摸准、把问题找实。特别是围绕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组,采取逐户走访、集中座谈、发放电子问卷等形式,实地走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53家(其中规上企业75家),省级瞪羚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独角兽企业1家,精准掌握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人才需求,畅通企业服务联络机制,搭建人社部门与全市产业集群沟通联络的桥梁。
真下功夫研究问题,解决好树什么样政绩的问题。老路不可行,新路在哪里?需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发展规律,在调研中探索、研究。调查研究,既要“调”更要“研”。济南市人社部门聚焦调查走访中发现的矛盾问题,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围绕就业创业、农民工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产才精准对接、“数字人社”建设、劳动和社保领域信访等方面问题,抽调人社系统精干力量,组成了六个工作专班,深入开展研讨研究。一方面,定期召开调度会。各专班坚持周计划、月调度,每月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分析工作推进中面临的矛盾问题,集中智慧,开拓思路,尤其是注重把济南市实际和外地经验结合起来思考谋划,在学习借鉴中受启发、明思路。另一方面,定期召开研讨会。聚焦特定议题,邀请行业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深入交流研讨,开阔视野眼界,先后邀请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萧鸣政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颜世富副教授参加讨论交流,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参考。同时,还注重在调查研究中培养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研究问题的能力,涌现出许多由年轻干部独立完成的高质量调研成果,如《济南市灵活用工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传统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报告》《全市管理咨询行业发展报告》等。报告有数据有事例,有思考有分析,展现了较强的研究问题能力。
真招破解工作难题,解决好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当前,济南强省会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改革面临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涉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更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在化解这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中创政绩,在解决这些疑难问题中留政绩。为此,济南市人社部门坚持把开展调查研究和推进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推动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的成效。从当前人社工作面临的形势看,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也是人社工作的难中之难。为此,济南市人社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坚持系统思维、数字思维、平台思维,创新打造了“海右人才就业数智化平台”,建立起用人单位岗位信息和求职者需求信息的“双归集机制”,实现了人才招引、用工招聘、政策推送等一体化功能。设计开发了“济南云聘e码通”微信小程序,通过大数据算法,对职位需求信息和求职信息进行寻源筛选、智能匹配、自动推荐、精准推送,有效破解了企业、高校、毕业生反映的就业信息不对称、岗位供需不匹配问题。平台上线以来,为求职者精准推送岗位信息254967条,为用人单位精准推送求职信息189780条,达成就业意向1.6万人。
真金白银助企发展,解决好业绩量质齐升的问题。政绩观影响发展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党的重要政治要求和重大政治任务。人社部门是经济服务部门,服务企业发展是职责所在。要树立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观念,谋划推进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济南市人社部门聚焦企业现实需求,着力把调研过程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国家、省稳就业政策和济南市《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40条)》,运用“政策找人”“直补快办”“免申即享”等方式,为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及稳岗扩岗专项贷款5.24亿元、稳岗返还资金3984.14万元、创业补贴资金2371万元、减免社保费3.7亿元,有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另一方面,支撑企业发展。围绕“项目突破年”重点项目和企业用工需求,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23场,服务重点企业2260家,为比亚迪解决用工缺口1.9万人。组织济南市重点企业参加“才聚泉城高校行”,开辟武汉-长沙、沈阳-大连、内蒙古、淄烟威、兰州等10条引才专线,举办36场专场引才对接会,接收简历1.9万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801人,有力保障企业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