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784H/2023-00102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配分类: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日期:2023-05-08成文日期:2023-05-08
标题
关于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的建议建议者
李宁人大建议领域
其他承办单位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答复时间
2023-05-08答复内容
李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做法
(一)完善政策体系,将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重点培训对象。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济南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济南市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均将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为保证政策落地落实,市人社局配套出台了《关于印发“五类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办理流程的通知》等一系列措施文件及办事流程,建立了培训机构、补贴专业目录清单,明确补贴人群、补贴标准、工作流程,形成了具有济南特色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并将补贴政策、参训流程等全网公开并大力宣传。
(二)优化职业技能培训补贴项目。根据市场对工种的选择,逐步优化培训项目,在大部分职业资格未退出职业资格目录时,根据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需求和各区县实际推出电商直播、商河烧饼、缝纫制作、黑陶制作等特色鲜明的工种,包括电工、家政等近百个适合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需求的专业纳入政府补贴范围,更加便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近就业创业,实现由一产向二、三产业的就业过渡。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主推市场需求较大、简单易懂的涉农专项职业能力项目纳入补贴范围;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项目内,增设了职业规划、安全教育、消防知识等公共课程,让参训者不但能提高技能水平,同时职业素养也得到质的提升。
(三)优化培训方式,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近方便参训。我市目前已建立起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的就业培训机制,采用政府采购培训成果的方式,面向包括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全体城乡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是灵活调整培训时间。疫情平稳恢复线下培训后,为便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开展,我市推行“周末班”、“夜课班”等培训模式,按照参训农民的需求排列培训课表,既不耽误农民的生产生活,又满足了农民对技能培训的渴求。二是培训就业信息共享。为便于集中开展培训,对有同等需求的企业进行宣传,企业招工后统一输送至定点培训学校开展培训,避免了有需求农民单个报名培训机构无法开班带来的困扰。餐饮类企业可同时输送面点类的培训人员信息,家政服务企业可同时输送育婴、保洁、养老护理等专业的培训人员信息,既减少了企业培训的负担,也让有就业意向的农民快速得到技能提升。三是培训就业敲门服务。建立培训专业目录清单,通过人社APP、微信、QQ等各类服务端向农村劳动力推送可培训专业目录,区县定期汇总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建立需求专业台账、就近就地开设培训班,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订单,及时快速的给出回应,将培训送到田间地头和社区广场,让想参加培训的农民自己点单,适应群众需求。
(四)纳入政府补贴工种目录的必要条件。我市对政府补贴专业目录的扩容始终持开放式态度。一是人社部《国家职业标准规范》发布的专业工种,且我市鉴定部门或第三方评价机构可考核发证的专业;二是本省颁布且我市鉴定部门可考核发证的各类专项职业能力项目;三是行政部门发布明确的培训标准的工种,如培训教材、培训学时、教学设备、师资要求、考核发证等,亦可纳入政府补贴范围。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健全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协调鉴定部门,将涉农相关专业纳入享受政府培训补贴的项目范围,协助鉴定部门加大如林木种苗工、蔬菜加工工等涉农专业社会评价工种体系,以及蔬菜大棚种植等专项职业能力项目开发。
二是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培训进乡村”、“培训进社区”等活动,将培训课堂搬进村居社区,继续优化夜校等方式,主动上门送培训、送技能。
三是加强“互联网+职业培训”。协助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增加农村适用技术培训,通过网络平台线上授课,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家居乐业。
四是进一步强化技工院校办学特色,调整技工教育培养定位,优化全市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在技工院校开展面向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加大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引导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对接农民就业需求、企业用工需求,提升农民的就业层次和技术水平。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真诚地欢迎继续关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8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延涛 51705257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