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人社:开展2019-2022年度“金蓝领”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质量督导检查工作
根据《关于对山东省“金蓝领”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进行质量督导的通知》工作要求,槐荫人社局安排专项负责联系人与企业及培训基地对接,对金蓝领学徒制培训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专题业务指导。3月27日-4月4日槐荫区人社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乔勇与相关科室负责人赴企现场查看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舜和国际酒店有限公司、济南绿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山东金德利集团槐荫快餐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济南银座佳悦酒店、世纪金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梳理完善的相关材料,以边查边改、即知即改为原则,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确保督导内容不漏项,保障自查工作高质量按时完成。下一步,槐荫区人社局将持续助力企业及培训基地开展好“金蓝领”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相关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槐荫技能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政策和服务支撑。历城人社:紧盯春季开工期 “四个聚焦”构建全方位农民工工资保障体系历城区作为全市项目开发、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共有在建工地468个(占全市工地总量的20%),工人33449人(占全市工人总数的24%),保障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对此,历城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紧盯春季开工期,通过“四个聚焦”构建全方位农民工工资保障体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聚焦监督考核,压实监管责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组织实施对属地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将清欠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对街道十项重点工作日常考核评价,实行红旗激励和红黄牌警示,将国治欠办平台案件线索投诉量、调处率和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预警情况进行赋分量化,同时增加减分项和加分项,实行每月通报,年底纳入绩效考核,激励各行业部门各街道积极正确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聚焦协同联动,凝聚保障合力。会同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全面开展根治欠薪春季行动,进一步落实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整合各自执法监管职能,对本部门主管行业所有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整改惩戒,并对查处的拖欠工资企业信息及时上传推送至联合惩戒系统。聚焦案件处理,畅通维权渠道。充分利用联席会议、部门应急联动、街呼区应等机制快速有效化解复杂疑难案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 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协作,做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及非法讨薪案件的移送工作,继续保持打击恶意欠薪、非法讨薪的高压态势。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坚持以“快接、快办、快结”为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聚焦预警防范,抓牢风险关口。研究出台《历城区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实施办法》,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程序流程,确保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同时,以农民工实名制用工管理系统为抓手,督促各项目管理单位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实名制,依法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名册情况,按要求将农民工个人信息、考勤表、工资表等录入系统,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动态管理,将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春节以来,全区排查各行业工程建设领域项目128个,涉及农民工12000余人。解决农民工讨薪案件136件,为400余名农民工兄弟追讨劳动报酬1300余万元。高新人社: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报道我市高新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4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播发报道,点赞济南高新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做法。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发展保障部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项举措同步发力,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聚焦精准施策,由“企找政策”变“政策找企”。充分利用高新区官网、高新民生等各类政务公开平台,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持续加强政策解读,通过送政策上门活动,指导企业结合自身需求优化岗位供给,增加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降低小微企业用工成本,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2022年,全年累计发放各类高校毕业生政策补贴3875.36万元,惠及企业1892家,稳定就业岗位1.1万余个。聚焦成长供给,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加强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打造综合性、链条式、专业化的新型“双创”载体,线上发布创业指导服务指南、线下邀请行业专家以理论加实践的形式指导重点群体创业,实现重点群体创业指导服务“线上+线下”双公开、双提升。深化拓展与各类媒体的合作方式,推动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工作宣传和舆论引导,讲好创业故事,宣传创业事迹,树立创业典型。聚焦平台优势,“云招聘”拓宽就业路径。采用多种方式搭建供需平台,2022年以来通过各类政务公开平台发布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60余场次,提供岗位6.5万个,签订就业意向协议近4000人。线上充分利用济南高新民生、中国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新园区)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展“云端招聘”。线下充分发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优势,开展“就业高新 就有未来”等系列行动,打造“百企千岗·梦启高新”直播带岗新模式,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屏对屏”招聘求职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双驱动,满足辖区企业用工招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聚焦“智慧人社”,“就好办”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基层人社专业服务队伍建设,打造“就好办”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提升济南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山东省公共就业网上服务大厅、高新智慧人社APP、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办等各类平台联动服务效能。系统梳理并公开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事项,全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毕业生少跑腿”“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目标。充分发挥“四型就业社区”作用,延伸就业服务至社区,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家门口”办理。聚焦“服务衔接”,“沉浸式体验”吸引青年学子乐业高新。今年2月,举办济南市高校毕业生“看家乡、看优质企业”暨“青年学子高新行”活动,邀请驻济高校毕业生寻访参观济南高新区发展规划展厅、极限人工智能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了解高新区发展现状和产业布局,沉浸式感受高新区良好就业环境,面对面交流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并鼓励青年学子积极选择高新、就业高新、乐业高新。下一步,济南高新区发展保障部将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在高新区就业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敢于创业,放飞青春梦想,奋力施展才干,实现人生出彩。
根据《关于对山东省“金蓝领”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进行质量督导的通知》工作要求,槐荫人社局安排专项负责联系人与企业及培训基地对接,对金蓝领学徒制培训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专题业务指导。
3月27日-4月4日槐荫区人社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乔勇与相关科室负责人赴企现场查看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舜和国际酒店有限公司、济南绿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山东金德利集团槐荫快餐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济南银座佳悦酒店、世纪金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梳理完善的相关材料,以边查边改、即知即改为原则,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确保督导内容不漏项,保障自查工作高质量按时完成。
下一步,槐荫区人社局将持续助力企业及培训基地开展好“金蓝领”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相关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槐荫技能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政策和服务支撑。
历城人社:紧盯春季开工期 “四个聚焦”构建全方位农民工工资保障体系历城区作为全市项目开发、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共有在建工地468个(占全市工地总量的20%),工人33449人(占全市工人总数的24%),保障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对此,历城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紧盯春季开工期,通过“四个聚焦”构建全方位农民工工资保障体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聚焦监督考核,压实监管责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组织实施对属地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将清欠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对街道十项重点工作日常考核评价,实行红旗激励和红黄牌警示,将国治欠办平台案件线索投诉量、调处率和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预警情况进行赋分量化,同时增加减分项和加分项,实行每月通报,年底纳入绩效考核,激励各行业部门各街道积极正确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
历城人社:紧盯春季开工期 “四个聚焦”构建全方位农民工工资保障体系
历城区作为全市项目开发、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共有在建工地468个(占全市工地总量的20%),工人33449人(占全市工人总数的24%),保障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对此,历城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紧盯春季开工期,通过“四个聚焦”构建全方位农民工工资保障体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聚焦监督考核,压实监管责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组织实施对属地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将清欠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对街道十项重点工作日常考核评价,实行红旗激励和红黄牌警示,将国治欠办平台案件线索投诉量、调处率和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预警情况进行赋分量化,同时增加减分项和加分项,实行每月通报,年底纳入绩效考核,激励各行业部门各街道积极正确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
聚焦协同联动,凝聚保障合力。会同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全面开展根治欠薪春季行动,进一步落实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整合各自执法监管职能,对本部门主管行业所有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整改惩戒,并对查处的拖欠工资企业信息及时上传推送至联合惩戒系统。
聚焦案件处理,畅通维权渠道。充分利用联席会议、部门应急联动、街呼区应等机制快速有效化解复杂疑难案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 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协作,做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及非法讨薪案件的移送工作,继续保持打击恶意欠薪、非法讨薪的高压态势。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坚持以“快接、快办、快结”为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聚焦预警防范,抓牢风险关口。研究出台《历城区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实施办法》,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程序流程,确保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同时,以农民工实名制用工管理系统为抓手,督促各项目管理单位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实名制,依法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名册情况,按要求将农民工个人信息、考勤表、工资表等录入系统,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动态管理,将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
春节以来,全区排查各行业工程建设领域项目128个,涉及农民工12000余人。解决农民工讨薪案件136件,为400余名农民工兄弟追讨劳动报酬1300余万元。
高新人社: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报道我市高新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4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播发报道,点赞济南高新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做法。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发展保障部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项举措同步发力,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聚焦精准施策,由“企找政策”变“政策找企”。充分利用高新区官网、高新民生等各类政务公开平台,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持续加强政策解读,通过送政策上门活动,指导企业结合自身需求优化岗位供给,增加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降低小微企业用工成本,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2022年,全年累计发放各类高校毕业生政策补贴3875.36万元,惠及企业1892家,稳定就业岗位1.1万余个。
高新人社: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报道我市高新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4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播发报道,点赞济南高新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做法。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发展保障部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项举措同步发力,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聚焦精准施策,由“企找政策”变“政策找企”。充分利用高新区官网、高新民生等各类政务公开平台,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持续加强政策解读,通过送政策上门活动,指导企业结合自身需求优化岗位供给,增加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降低小微企业用工成本,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2022年,全年累计发放各类高校毕业生政策补贴3875.36万元,惠及企业1892家,稳定就业岗位1.1万余个。
聚焦成长供给,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加强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打造综合性、链条式、专业化的新型“双创”载体,线上发布创业指导服务指南、线下邀请行业专家以理论加实践的形式指导重点群体创业,实现重点群体创业指导服务“线上+线下”双公开、双提升。深化拓展与各类媒体的合作方式,推动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工作宣传和舆论引导,讲好创业故事,宣传创业事迹,树立创业典型。
聚焦平台优势,“云招聘”拓宽就业路径。采用多种方式搭建供需平台,2022年以来通过各类政务公开平台发布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60余场次,提供岗位6.5万个,签订就业意向协议近4000人。线上充分利用济南高新民生、中国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新园区)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展“云端招聘”。线下充分发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优势,开展“就业高新 就有未来”等系列行动,打造“百企千岗·梦启高新”直播带岗新模式,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屏对屏”招聘求职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双驱动,满足辖区企业用工招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
聚焦“智慧人社”,“就好办”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基层人社专业服务队伍建设,打造“就好办”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提升济南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山东省公共就业网上服务大厅、高新智慧人社APP、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办等各类平台联动服务效能。系统梳理并公开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事项,全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毕业生少跑腿”“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目标。充分发挥“四型就业社区”作用,延伸就业服务至社区,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家门口”办理。
聚焦“服务衔接”,“沉浸式体验”吸引青年学子乐业高新。今年2月,举办济南市高校毕业生“看家乡、看优质企业”暨“青年学子高新行”活动,邀请驻济高校毕业生寻访参观济南高新区发展规划展厅、极限人工智能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了解高新区发展现状和产业布局,沉浸式感受高新区良好就业环境,面对面交流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并鼓励青年学子积极选择高新、就业高新、乐业高新。
下一步,济南高新区发展保障部将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在高新区就业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敢于创业,放飞青春梦想,奋力施展才干,实现人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