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分秒必争,生命至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人社青年闻令即动、支援基层、勇挑重担,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冲锋陷阵、扎根基层。他们当中,有党员干部、有青年职工、有学院老师、有技校学生,一个个青春的身影忙碌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不辱使命,把危险留给自己,用行动解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深刻含义,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人社青年李超、安强的战“疫”故事——
李超:甘愿为城市贡献一份力
期待繁华热闹的济南
4月26日,我们人社部门接到下沉社区的命令。对于一名党员来说,这是责任,是义务。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我下沉到了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和社区阳光舜城北一区,帮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阳光舜城北一区从我们下沉开始,就已经被列为临时管控区,与很多小区不同的是,小区是村里的回迁房,五小场所人比较多,流动性比较大。到了社区之后,社区人员会为我们进行专业的防疫培训,同时我们按照居委会的要求,开展核酸检测登记、扫码、上门入户做核酸等工作。
当我穿上防护服参与一线工作时,才真正地体会“大白”的日常,那些只在电视上或者新闻报道中看到大白,如今就在眼前,甚至成了他。
社区一线的工作固定有序,我每天下午4点到岗,晚上最早9点多结束工作,每天上岗前,要把防护服、N95口罩、面罩穿戴整齐,拿好社区人员情况表,逐人登记,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确保不漏掉每个社区市民,每天算下来差不多完成700多人的核酸检测工作。
在一线的工作的日子里,市民也非常体谅我们的工作。
因为身穿防护服罩着,有时候声音会听不清楚。大爷大妈们也很有耐心的告知我们单元号,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觉不好意思,但是他们却很照顾我们,一遍遍地给我们说,没有怨言,这也让我感受到城市中人与人之间传递的温暖。
在日常工作完成后,我们每天还有一个“锻炼”身体的工作就是为不方便下楼做核酸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每天在完成基础工作后,我们都需要与医护人员上门采集核酸,一趟一趟的上楼下楼,一天下来,入户上门差不多一百多层,话多路多,防护服里让汗水浸湿了是常态,这样的锻炼身体方式很特别但是也很暖心,看到小区里大家都平安健康,我们付出再多也值得。
下沉一线后,也有不少市民问道,“来这害怕吗?”“老人孩子谁照顾?”每次我都会笑着回答,“不害怕,你们可以放心的依靠我们!”其实不害怕那是假的,刚开始下沉的时候也紧张、害怕,父母也嘱咐过好几次,做好防护,但是咱既然下沉到社区,就得做好这个工作,为咱济南尽快度过疫情,能出把力,干啥也都值得了。
下沉社区的时间里,我和妻子也经常交流,因为她和我一样也是下沉社区的机关工作人员,服务一线工作,我们感受到:能为全市抗击疫情工作出一份力是我们的荣幸,自己的城市需要自己爱护好,抗疫工作就是这么简单繁复,社区的工作人员日常也是这么干的,我们这几天的辛苦远不如他们,看到大家聚集在党旗下,每个人都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我们坚信,我们一定会很快战胜疫情,热闹繁华的济南马上就会回来了!
安强:闻令而动 “职”守“疫”线
用行动守护一座城
要说起我抗疫故事就要从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开始。当时我被局里安排到西营街道汪家场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虽然时隔两年,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
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引领作用 筑牢村民安全防线
西营街道汪家场村有196户512人,贫困户11户22人。疫情伊始大家都没有意识储存食物、口罩、消毒液的情况下,有效的抗击疫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犹记得2020年大年初一晚上10点,西营街道办事处召开紧急会议,部署疫情防控指令。我第一时间赶回村里,会同村“两委”及党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当时,看到村里缺少防疫用品,我马上托关系买了两桶60斤高纯度的次氯酸消毒液和200个口罩,同时又四处奔走找家人、找朋友协调了大量的84消毒液和600个口罩,只为了能确保全村村民的安全。
为更好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有效的保障全村村民的安全,我带领村里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投身人员摸排、防疫消杀、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的各个环节,确保上级各项防疫制度落到实处。行动到哪里,温情就伴随在哪里。汪家场村的村民被我们抗击疫情的行动所感染,很快的时间里村里有近百名村民积极报名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也是西营街道发动志愿者最多的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与村里党员干部把初心和使命化为冲锋的姿态,带动全村村民守护住了我们村里的安全。
主动请缨“疫”战到底 我“莱”守护“疫”往无前
时间来到2022年的4月中旬,济南市建筑工地疫情突发,个别工地建筑工人核酸检测为阳性。为果断快速切断建筑工地疫情传播链,全市(县)两级组成督导组,对全市2408个建设工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我第一时间主动报名,担任莱芜区第十督导组组长。
4月19日早上五点多我带着行李赶到了九十公里外的莱芜区,与莱芜区督导组37人汇合。时间紧任务重,到了地方,我第一时间带领督导组同志投入对工地的督导检查工作中。督导组督导的建筑工地各不相同,有的在偏僻农村,周边村民穿行于工地中;有的道路施工工地在闹市之中,是周边社区居民的必经之路,不具备封闭条件;还有的工地停工,外地农民工集中隔离居住,食品药品配送和核酸检测存在污染源外泄隐患,需要严格管控物资运输的消杀、隔离等各个环节。面对不同的情况,我带领督导组的同志们对每个工地进行不少于20项的专项检查,并把存在的问题汇总整理第一时间上报市疫情防控专班,同时责令工地负责人第一时间整改,并进行复查。
督导组进驻莱芜区第二天,疫情防控升级,莱芜区实施临时全域静态管理。开展为期3+3天全员核酸检测。这个消息让我们觉得压力更大,责任更重。为保障莱芜区疫情平稳,我与督导组同志仍按防控专班要求,每天对所属建筑工地排查两遍,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明察暗访的形式,查找疫情防控制度落实和人员管控的漏洞并及时整改。
战“疫”有我请党放心 再次下沉,冲锋一线
4月28日,按照市里要求,我结束了莱芜区的下沉工作,与28日返回济南。每一段经历都是一次历练,每一程风雨都是收获。结束隔离后我又主动要求下沉一线社区,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助力济南疫情防控。
5月2日晚,我下沉到银丰花园社区,每天白天岗是早上7点到11点半,下午四点到岗,在确保社区工作都进行完后晚上10点离开。下沉社区主要负责协助做好全员核酸的信息统计和扫码录入系统以及维持秩序工作。上岗前,要把防护服、N95口罩、面罩穿戴整齐,拿好社区人员情况表,逐人登记,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确保不漏掉每个社区居民,每天算下来差不多完成3000多人的核酸检测工作。
这个工作没有办法坐着,只能全程站在门口,烈日当头,穿着隔离衣、N95口罩、面罩、手套,一穿就要好几个小时,其间还不敢喝水,这不仅是体力的一种锻炼,也是意志力的一种挑战,因为这样的基层锻炼,也深刻体会到医务工作者和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
前几天看新闻,近期济南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近8000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全面下沉防控一线,全力支持基层一线做好重点区域管理服务等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人社部门共下沉党员干部1365人次,协助社区开展人员信息流调2.67万人,协助社区核酸检测30余万人。如果你问我什么是党员?我想这就是党员的样子:关键时候就得冲得出来,危难时候就得豁得出去,自觉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下沉的这些日子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我的父母都是老党员,他们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对于此次工作,父母义无反顾的支持,虽然我知道他们也有担忧。但在困难面前,可以舍小我成大我;同时也要感谢我的爱人,因为父母年迈身体不好,妻子更是毫无怨言的陪伴照顾他们。
希望济南疫情早日结束,济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