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济南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 > 农民工服务 > 农民工党建
“当先锋做模范我为泉城做贡献”优秀农民工党员系列报道之③
农民工党员郭永刚:泥土里自学成才,“土专家”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1-05-30 16:42
访问次数:
字号:[ ]

初夏的阳光照耀着商河县湿地公园,花卉苗木的片片叶子散发着勃勃生机。可不要小瞧这些苗木,再经过一段时间,它们就会长出鲜花、变成大树,绿了城市美化了街道,而这背后与一位农民工党员有关。

45岁的郭永刚原是济南市商河县贾庄镇一名普通的农民,从外出打工,到成为研究苗木种植的“土专家”,走出了一条人生“逆袭”之路,像一棵苍劲挺拔的白蜡扎根农村,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逆袭成为“土专家”

5月12日上午,在湿地公园一片松树苗木前,郭永刚正用力勒住绳子,固定松竹枝干,一系列动作娴熟而麻利,固定完一处再转向下一处。常年户外暴晒,他的肤色黝黑,走路脚步极快,记者需要一路小跑才能跟得上,一处苗木维护完毕,再奔赴下一处……

2010年7月,为了生计,郭永刚离开商河县贾庄镇老家,来到济南新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工,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他从一名普通农民开始了逆袭之路。

刚加入公司,他主要从事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良种的繁育、种植管理、新品种引进筛选等工作,而这些对他来说还是陌生的领域。“我喜欢这份工作,喜欢研究地里的东西,公司培训的内容我会多看多琢磨,不断提高自己。”那段学习充电的日子让郭永刚记忆犹新:早上天还没亮就去地里,一呆就是一天,在地里吃饭、睡觉,研究农作物,学习农作物知识,有时忙到半夜才回家,孩子老人都顾不上。除了泡在地里,他还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工作之余阅读农业、农作物种植管理等书刊,用知识武装自己。

通过不断学习,郭永刚不再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如今已担任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生产经理,成为一名农业技术专家,连续两年承担了“全国种子双交会”农作物品种室外种植展示任务,受到农业农村部、省市领导和业界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

从事绿化苗木以及农作物良种繁育等工作11年,郭永刚最喜欢一种植物:白蜡。“白蜡比较好成活,而且长得快、有韧劲。这样的习性是我喜欢的。”郭永刚的工作常常在户外,风吹日晒是家常便饭,要克服困难完成各项育苗、试验任务,就需要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白蜡就具有这样的品质,他自己就像白蜡一样扎根在商河的大地上。

为将所学的本事用在家乡建设上,郭永刚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8年,他主动向公司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通过了考验,在2019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自从入了党,郭永刚干劲十足,有了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积极发挥党员的使命和职责,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冲在前、干在先。“年轻同事问我入党需要什么条件,他能不能行。我就告诉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想清楚入党的初心和使命,做表率、讲奉献,才能对得起党员这个称号。”

近年来,济南新绿洲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及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协议,并成为其科研教学基地,每年接收实习大学生将近100人。同事纪宣伊说,一开始实习学生到公司很不适应,郭永刚就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弟妹,从吃饭、住宿到业余生活无不悉心照顾,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科研及实习工作中,一个人感动和影响了一群人。


乡村振兴路上“排头兵”

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是宝贵的资源。现如今,郭永刚已是一名远近闻名的“土专家”,在乡村振兴路上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

每逢秋收农忙时节,附近村庄的村民会自发地来找郭永刚求教,而他怀着为家乡发展出力的念头,免费对周边群众和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毫无保留地将科学种植小麦、玉米的方法、经验传授给他们。“科技兴农”让村民得到了实惠,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共奔小康路。


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做好新时代农民工党建工作,关键在引人育人用人,主动对接、加大吸引,发挥像郭永刚这样的农民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凝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为此,该中心对在外有企业、有项目、有资金、有技术、懂管理的优秀农民工,将主动登门拜访、组织现场考察等多种方式,为更多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阵地”,推动“返乡潮”向“创业潮”转变,促进“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发展,为泉城贡献更多力量。



  • 相关阅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