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全省首家劳动监察调解机构 槐荫区人社局“红梅调解室”非诉解纠纷
杨凡(化名)没想到在他和公司已经势成水火的情况下,槐荫区人社局“红梅调解工作室”介入后,很快就帮他要回了2000余元的工资。让他原本担心的“免不了得打一场官司”不用再打。“红梅调解室工作人员给我们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这个结果我们很满意。”涉事的山东某管理咨询公司负责人也表明了对调解结果认可的态度。
劳动纠纷多元化解 源头调解高效维权
事情还要从去年9月说起,杨凡在山东某咨询公司离职后,来到区人社局反映企业拖欠工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投诉后立案,分析该案件可以转到刚成立的区劳动监察调解委员进行调解。当月15日,案子由“红梅调解工作室”接手。
杨凡希望公司支付2020年7月1日至7月17日在职期间的工资提成2000余元。张红梅在与该公司法人多次沟通后了解到,公司因当事人离职未交接,造成5500元经济损失无法追回,所以未支付工资,并称因为劳动者多次不当讨要工资的行为损害了企业信誉,企业也到劳动者家里讨说法。当事双方在多次无果的电话质询下,更加深了对彼此的误会。
在取得双方信任后,他们希望由调解员出面协调处理。张红梅力劝当事人换位思考,并告知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相关条款,最终双方对调解方案达成共识。一个月后,按照调解协议,劳动者帮助单位追回了经济损失,单位也当场支付了杨凡在职期间工资。就这样,红梅调解室将原本愈演愈烈的矛盾可能激化产生的一场“官司”消弭于无形。
半年调解180起劳动纠纷 成功率近80%
为将劳动纠纷化解在前端,根据《山东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有关规定,去年9月1日,由槐荫区人社局、区司法局联合组建的“槐荫区劳动监察调解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这在全省劳动监察领域,尚属首家。
据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调解委员会为依托,着力打造的、以主办调解员张红梅名字命名的调解品牌——“红梅调解室”已正式上线。工作室以“换位思考、公平公正、坚守底线”为核心原则,聘用了一支由人民调解员、律师、仲裁员等劳动维权领域的6名专家组成的专业调解团队承担任务。张红梅熟悉并掌握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因之前常年负责和企业打交道,又熟悉各类人才招聘事宜,因而能够很好的运用平时积累的经验开展调解工作。
“红梅调解室”运行以来,大大缩减了当事人为诉求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使得诉调无缝对接,劳动纠纷“一站终结”。成立半年多来,调解180余起,成功调解153起,涉及金额40余万元,调解结案率80%以上,是槐荫区人社局对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