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工作动态>社保新闻

【走在前•作表率】努力做好新旧动能转换,为山东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发布日期:2020-06-30 09:33浏览次数:


——学习省领导济南调研讲话精神和市委部署要求心得体会之十


 

努力做好新旧动能转换,为山东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居民养老保险服务处  王茸茸)

 

     

通过学习省委书记刘家义就事关济南发展的全局、长远、战略问题,提出了思路方向、目标定位、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采取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开展座谈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将精神传达到每一名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深刻认识省委主要领导对济南工作的重新定位、新要求的重大意义,关键是要抓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只有把新旧动能转换当作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契机和抓手,努力做好新旧动能转换这篇大文章,才能为山东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当前的形势下,我深刻地认识到: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握历史机遇,展现山东担当,以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来,率先在北方地区做好动能转换大文章,塑造实体经济的辉煌,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坚决打好攻坚战,实现腾笼换鸟的根本要求。常态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今天的济南,已经跨入经济转型升级新征程。新旧动能转换不好,走在前列、由大到强就是一句空话。在新的起点上谋划未来发展,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统筹谋划,强调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作出加快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合试验区的战略部署,可说是正当其时。深刻认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意义,高标准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先试规划,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抓手。作为传统工业大省,打开山东轻工、纺织、化工等传统行业改造提升的“金矿”,“钥匙”就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里;破解山东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等难题,出路也都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动能培育打造,使旧的行业产业与新的技术、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倍增效应,切实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讲,形成一种更为强劲充沛的动能体系,就是要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充分用好新旧动能转换这一具体抓手,牢牢把握山东新老产业交替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四新”促“四化",推动形成山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双动能、双引擎,我们必将塑造一个更高质量和效率的供给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尤需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需要付出长期努力。从更高层次上统筹协调,保持工作思路的连续性、可行性与稳定性至关重要。

省委在部署工作方案时,强调新旧动能转换具有统领性,要以重大项目作为支撑,加快形成新旧动能转换的“项目库”,要找准民生改善与新旧动能转换的结合点、契合点,采取工程的办法扎实推进。要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坚持科学务实编制规划,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精准把脉,提出有特色、可操作、能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要牢固树立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对党中央负责、对山东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责任心,绘出新旧动能转换的“施工图”,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是要创新体制机制,敢于实践,共同把我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做好。

做好新旧动能转换,要拿出浴火重生的决心和勇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抓落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化解过剩产能、去杠杆,为新动能成长扫清障碍,没有领导经济工作的高超专业化能力不行;探索与本地资源禀赋、发展现状最为契合的新产业、新模式,科学的态度、良好精神状态必不可少。面对动能转换紧迫任务,认识越早,决心越大,行动越快,付出的代价就越小,就越能赢得主动。我们切实转变作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创新、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精神,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作善成,攻坚克难,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出实招下功夫打头阵,推动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新旧动能转换就一定能够实现。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