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图片新闻
工作“大联动” 发展“大协同” 资源“大共享”——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济南举行
发布日期:2020-12-05 09:52
访问次数:
字号:[ ]

12月4日,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济南市召开。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周春艳出席并讲话,济南市副市长王桂英致辞。

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张蓉主持会议,省会经济圈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人社部门负责同志出席成立大会并签订《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王桂英在致辞中指出,区域一体化是实现城市间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和协同发展的有效方式。省会经济圈7个城市地缘相接、人文相近,是感情深厚的好兄弟、往来密切的好邻居,7个城市资源禀赋各异、发展潜力巨大。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当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黄金期,正在全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和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期待与兄弟城市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联盟轮值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壮介绍了联盟成立背景、筹备情况和特点内容。他说,发展联盟主要有“一体化”“高质量”“开放性”三个特点,依托联盟合作机制,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向“攥指成拳”的转变。同时,联盟还将根据形势发展和群众需要,不断补充完善、更新升级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主动与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以及省外其他先进地区开展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在更大发展格局中推动人社事业发展。

周春艳在讲话中强调,建设省会经济圈,是省委、省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我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地位举足轻重。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推动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立足区域优势,切实把握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方向,突出省会核心作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注重对外承接与辐射。要树立联盟思维,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开创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据了解,发展联盟以推动省会经济圈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信息化建设等5个方面展开跨区域交流合作,对于服务省会经济圈产业发展、方便群众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合作机制

共谋区域人社一体化发展新蓝图

会上印发了《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联盟章程》《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联盟联席会议组织机构》《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联盟工作制度》等文件。这些文件搭建了联盟合作的整体框架,明确了联盟合作的内容范围,规范了联盟运行的制度机制,为联盟开展工作的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件指出,联盟将实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筹指导、七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协商共建的“1+7”运行机制,采取联盟联席会议审议决策与业务工作专班执行落实相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为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联盟创新建立了联盟会议制度、工作计划制度、定期汇报制度、督导检查制度四项制度。

成立发展联盟

共建区域人社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成立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联盟,总的思路是以省会济南为核心,以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以推进人力资源要素整合为目的,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合作共赢,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提高全省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突出省会核心作用。济南将以联盟的思维和视野,谋划推进一体化事项的组织实施,率先在人力资本服务上取得突破,积极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探索引才引智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加快打造人才特区,提升海内外高端人才集聚能力,努力推进人力资源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七市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明确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项目,率先推进统一就业招聘信息平台、联合开展就业招聘活动、共建创业示范项目库等就业创业一体化事项,统筹推进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事项,推动人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配置,从而形成综合实力强大的人力资源发展高地。

注重对外承接与辐射。联盟立足自身所处的区位和发展水平,放宽视野、审视周边,注重各个方向板块的对接,努力与外部区域板块协调互动。向东,与胶东经济圈密切呼应,加强与胶东经济圈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的协作,形成双核驱动效应;向西,主动学习中原城市群,借鉴河南在全民技能振兴、有组织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努力把自身做大做强;向南、向北,要主动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的人力资源合作,积极探索新方式和新渠道,为自身发展拓展空间。

签订战略协作

共享区域人社一体化发展新成果

据了解,协议的签订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打造山东人社事业发展样板,做到战略协同、规划衔接、政策沟通,推进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让更多优质公共服务惠及省会经济圈的人民群众。

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过平等友好和充分协商,达成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信息化建设等5方面27项内容开展一体化深度合作,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就业创业方面

建立统一就业招聘信息平台,联合开展就业招聘活动,共建创业示范项目库,轮流主办创业论坛。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共享大学生创业孵化政策,协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山东省优秀高校毕业生”打破生源地限制,可报考七市“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

社会保险方面

社保关系便捷化转移接续,推进社保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建立社保信息交换机制,推动工伤政策依法统一。

人才人事方面

联合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加强高层次人才招聘合作,加强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合作,加强人才档案管理服务合作,推动专业技术人员证书互认,共享高级专家信息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合作。

劳动关系方面

建立劳动关系研究会商、劳务派遣联动监管、劳动人事争议预防交流、劳动维权联动处理四大机制。

信息化建设方面

建立业务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区域内信息化建设联动,探索推广将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作为身份认证,加强在区域内各领域应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