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市失业人员调查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为进一步掌握我市当前就业形势,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于4月1日至31日依托各县(市)区劳动就业办公室、各街道(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失业人员摸底调查工作。同时,在济南市政府网站和济南就业网上面向16岁以上劳动者开展了就业工作网上问卷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摸底调查数据分析
(一)报告期末失业人员总体情况。
单位:人
期初失业人员 |
新增失业 |
失业转就业 |
其他原因减员 |
期末失业人员 |
33551 |
3265 |
6459 |
1233 |
29124 |
此次调查采用了劳动者主动登记、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和电话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劳动99系统内33551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行逐一摸底,并开展了一对一的就业帮扶。期间共有6459人实现就业,1233人因超出劳动年龄或其他原因从失业状态退出。调查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9124人,较去年同期29666人减少542人,同比下降1.83%。
(二)报告期末失业人员失业原因
人员分类 |
失业人数 |
所占比例(%) |
去年同期 |
所占比例(%) |
单位就业转失业人员 |
21778 |
74.78 |
20741 |
69.92 |
个体就业转失业人员 |
394 |
1.35 |
21 |
0.07 |
灵活就业转失业人员 |
4026 |
13.83 |
4054 |
13.67 |
新成长劳动力人员 |
2558 |
8.78 |
1100 |
3.71 |
其他人员 |
367 |
1.26 |
3750 |
12.64 |
合计 |
29124 |
100 |
29666 |
100 |
从调查情况看,我市失业人员中有21778人由于各种原因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占总失业人员的74.78%,较去年同期上涨4.8个百分点,是造成失业人员失业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灵活就业转失业人员为4026人,占总失业人员的13.83%,与去年基本持平;新成长劳动力2558人,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个百分点,说明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今年我市应届毕业生预计达到4万人,大部分于7月底离校,预计将在8、9月份迎来登记的小高峰,新成长劳动力失业比重将会有所增加。
(三)报告期末失业人员性别
性别 |
总人数 |
所占比例(%) |
去年同期 |
所占比例(%) |
男 |
14958 |
51.36 |
14878 |
50.15 |
女 |
14166 |
48.64 |
14788 |
49.85 |
合计 |
29124 |
100.00 |
29666 |
100.00 |
从调查数据看,我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男女性别比为1.06:1,与去年同期的男性失业人员略有上升,占总失业人数的51.36%;女性劳动者为14166人,占总失业人数的48.64%。
(四)报告期末失业人员年龄分布
年龄 |
总人数 |
所占比例(%) |
男16-20 |
115 |
0.39 |
男20-30 |
2485 |
8.53 |
男30-40 |
2733 |
9.38 |
男40-50 |
6234 |
21.41 |
男50-60 |
3459 |
11.87 |
女16-20 |
111 |
0.38 |
女20-30 |
3189 |
10.95 |
女30-40 |
5092 |
17.48 |
女40-50 |
5706 |
19.59 |
合计 |
29124 |
100 |
从调查数据看,年龄越大,失业的风险越大。男性40岁以后、女30岁以后失业的可能性加大。如:男性40-50岁失业人员6234人,占15026名男性失业人员的41.49%,女性40-50岁失业人员5706人,占14098名女性失业人员的40.47%。主要原因是我市经济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一部分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一旦失业就很难再实现稳定的就业,可能会出现二次失业,甚至三次失业。
(五)报告期末失业人员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 |
失业人数 |
所占比例(%) |
去年同期 |
所占比例(%) |
研究生及以上 |
224 |
0.77 |
213 |
0.72 |
大学本科 |
1433 |
4.92 |
1836 |
6.19 |
大学专科 |
1616 |
5.55 |
3155 |
10.64 |
中专技校 |
1620 |
5.56 |
1210 |
4.08 |
中等专科 |
4504 |
15.46 |
4980 |
16.79 |
职业高中 |
2383 |
8.18 |
1391 |
4.69 |
技工学校 |
558 |
1.92 |
739 |
2.49 |
普通高中 |
11370 |
39.04 |
5647 |
19.04 |
初中及以下 |
5416 |
18.60 |
10495 |
35.38 |
合计 |
29124 |
100.00 |
29666 |
100.00 |
从调查数据看,登记失业人员中普通高中人数最多,为11370人,占总失业人员总量的39.04%;其次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为5416人,占总失业人员总量的18.6%,较去年同期减少5079人。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制的普及,我市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失业人员越来越少,主要集中在毕业较早的“40、50”人员中,随着这部分人年龄逐渐增大,大部分已到退休年龄,初中及以下失业人员还会越来越少。从职业高中、中等专科、中专技校三个同等学历失业人员情况看,中等专科学历失业人员最多,为4504人,占失业人员总量的15.46 %,职业高中和中专技校学历失业人员分别为2383人和1620人,中等学历劳动者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其就业稳定程度。
(六)报告期末失业人员区县分布情况
区县 |
失业人数 |
所占比例(%) |
去年同期 |
所占比例(%) |
历下区劳动就业办公室 |
5678 |
19.50 |
3745 |
12.62 |
市中区劳动就业办公室 |
7423 |
25.49 |
5203 |
17.54 |
槐荫区劳动就业办公室 |
1022 |
3.51 |
4524 |
15.25 |
天桥区劳动就业办公室 |
8839 |
30.35 |
5021 |
16.93 |
历城区劳动就业办公室 |
3032 |
10.41 |
4097 |
13.81 |
长清区劳动就业办公室 |
424 |
1.46 |
1017 |
3.43 |
章丘市劳动就业办公室 |
1430 |
4.91 |
638 |
2.15 |
平阴县劳动就业办公室 |
101 |
0.35 |
667 |
2.25 |
济阳县劳动就业办公室 |
266 |
0.91 |
1131 |
3.81 |
商河县劳动就业办公室 |
265 |
0.91 |
507 |
1.71 |
高新区劳动就业办公室 |
477 |
1.64 |
547 |
1.84 |
市本级 |
167 |
0.57 |
2569 |
8.66 |
合计 |
29124 |
100.00 |
29666 |
100.00 |
从失业人员分布情况看,我市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建城区内。如:老工业区天桥区,长期以来一直是失业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本期有8839人,占失业人员总量的30.35%;其次为市中区,为7423人,占总登记人数的25.49%,历下区登记失业人员5678人,占总失业人数的19.5%。失业人员区域分布较为集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人口分布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经济发达越发达地区,人口流动性越大,就业失业人员的总量也会随之增长。
二、网上调查数据分析
在开展摸底调查的同时,我们还在市政府网站和就业网上开展了网上调查活动。调查范围为16岁以上就失业人员,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我市就失业人员择业意愿和就业状况和对就业扶持政策了解程度。设计问题20个,504人参与了此次活动。其中男性315人,女性189人;24-35岁287人;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要群体,占调查者的62.3%。
从调查情况看:三产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为29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9.56%;从择业方向看,劳动者就业首选仍是机关事业单位,为18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6.9%,其次为国有企业,为11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3.41%;参与调查人员对当前我市各项就业扶持政策都有所了解,排在前列的是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和就业失业登记。
调查情况表明:一是劳动者的就业意向与其当前就业岗位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影响就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二是工资收入不高,大多数人仅高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主要原因是参与调查的人员以年轻人居多,还处于事业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做好职业规划,同时充分利用好国家积极就业扶持政策,给自己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工作措施
从失业摸底调查和网上调查的情况看,在我市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压力依然存在,与群众的新期望仍有一定差距。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如何进一步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促进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今后就业工作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积极的姿态,采取有力的措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落实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充分发挥开展统筹城乡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部门间协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同时完善各项政策的具体操作办法。二是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将农民工、失地农民纳入登记范围,统一就业失业登记标准、完善登记程序。三是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进一步健全失业动态监测。重点关注在经济下行、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产生的减员、待岗现象,做好产业转型、化解过剩产能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同时做好托底安置。四是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有创业能力的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五是不断提高基层平台工作人员业务能力。通过对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指导基层平台继续深化“主动服务”活动,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