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济南市人才供求情况统计分析
一、总体概况
根据对济南人才服务机构的调查统计,2013年我市人才供求数量较2012年有所下降,全年共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200余场次,招聘单位近1.6万家,提供就业岗位近15万个,与2012年近1.9万家及16余万岗位比较分别下降了15.8%及6.5%。2013年我市人才供给总量近19万人,较2012年19.1万余人下降1.1%。其中,济南人才市场各类现场及网络参会招聘单位3874家,提供就业岗位49914个,入场求职者近11万人次,与2012年4048家,50172个岗位及12万余人次相比分别下降了4.3%、0.5%及8.3%。
二、人才供求分析
(一)人才供给
2013年我市人才供给总量近19万人,较2012年19.1万余人略有下降。今年上半年人才供给量较去年有所增长,但三季度开始下滑。
1.年龄分布:30岁左右青年为求职主力
从求职者年龄结构来看,30岁左右青年为求职主力,占总求职人数的78.1%,与2012年情况相当。其中,21-25岁求职者占38.4%,26-30岁占27.2%,31-35岁占12.5%。
2.学历分布:专、本科学历人才为求职主体
从求职者学历构成来看,本科占36.1%,较2012年30.6%增幅18个百分点;大专占29.8%,求职人数也比去年的27.8%有所上升。
3.从业经验:无经验的求职者比例下降
由求职者的从业经验看,无相关岗位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比例较去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图四)。一方面反映出有从业经验的求职者重新进入职场,希望凭借已有经验觅得更好职位,获得更大发展;另一方面表明企业对有从业经验的求职者的渴求增加,以致加强宣传,提高待遇吸引有经验的求职者进场应聘;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逐步转变和就业能力的不断提高,也使无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比例下降。
4.专业分布:工商管理、电子信息类人才为求职主体
与去年相比,今年求职者最多的前十大专业及其排名出现小幅变动。工商管理类、电子信息类人才供给排名前列,经济学类及建筑学类人才供应比例较去年有所增大;机械类、语言文学类、公共管理类及医学类供应比例均有缩小;教育类及艺术类跻身今年择业排行的前十位,法学类未能入围。
5.应聘岗位:销售贸易、电子信息类岗位依然炙手可热
从求职者应聘的岗位类型看,销售贸易、电子信息、金融保险、汽车机械类岗位受到青睐,占求职总人数的六成以上。
(二)人才需求
2013年济南全市用人单位累计近1.6万家,提供就业岗位近15万个,较去年下降6.5%。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减缓,总量有所下降。
1.性质分布:民营及股份制企业仍为招聘单位主体
本年度我市各性质用人单位所占比重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其中,民营企业8598家,占招聘单位总数的54%,仍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体;股份制企业4299家,占27%,位居第二。民营及股份制企业仍为招聘主体,外资、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占份额相对较少。中小企业因发展需要,对人才的需求最大,约占招聘企业的七成以上。
2.产业分布:第三产业用人单位数量居首
由2013年全市招聘情况看,招聘单位中隶属第三产业的用人单位约12660家,位列第一;第二产业用人单位约2949家,位居第二;第一产业用人单位约311家。这体现随着我市转方式调结构的执行,第三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单位比重已近80%,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第二产业对人才需求量比重近20%;第一产业就业趋于饱和(图八)。
3.行业分布:物流行业人才需求强劲
隶属现代服务业的物流行业自去年以来发展迅猛,人才需求强劲。随着电子商务的盛行,网络交易量剧增,快递公司受益良多,在其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搬运、信息处理等每一个环节都需大量操作人员,其特殊的作业特点刺激物流、仓储人才需求倍增。特别是今年“双11”网购促销致使快递爆仓,多家快递公司都通过“急聘”等方式加强人手储备。
4.岗位分布:服务类岗位人才需求居首
2013年服务类岗位人才需求维持去年态势,蝉联榜首;市场营销类岗位人才需求维持第二;电子信息类岗位人才需求增加,排名较去年上升两位,位居第三;机械类排名下降一位;其他岗位人才需求排名变化不大。
5.人才类别:服务类人员需求最多
今年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人才类别需求情况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2013年我市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类别
排 名 |
人才类别 |
需求人数 |
占需求总数比例 |
1 |
服务类人员 |
约57201人 |
38.2% |
2 |
专业技术人员 |
约33542人 |
22.4% |
3 |
技术工人 |
约25905人 |
17.3% |
4 |
管理人员 |
约18119 人 |
12.1% |
5 |
毕业生 |
约12129人 |
8.1% |
6 |
高层管理人员 |
约2845人 |
1.9% |
表二:2012年我市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类别
排名 |
人才类别 |
需求人数 |
占需求总数比例 |
1 |
服务类人员 |
约64118人 |
39.8% |
2 |
技术工人 |
约29481 人 |
18.3% |
3 |
专业技术人员 |
约32381 人 |
20.1% |
4 |
管理人员 |
约19815 人 |
12.3% |
5 |
毕业生 |
约13049人 |
8.1% |
6 |
高层管理人员 |
约2255人 |
1.4% |
2013年我市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类别延续去年态势(表二),以服务类人员为主,但需求比例及数量较去年有所下滑;技工类人才在本年四个季度招聘中的平均名次及所占比例与去年相比有小幅下降;而专业技术人员及高层管理人员需求数量较去年均小幅上扬,其他类别人才需求情况大体延续去年态势。
(三)人才供求对照
由招聘单位岗位需求与求职人员岗位意向前十比照表(表三)可见,2013年我市有六个专业既是招聘单位十大热门需求岗位,又是求职热门专业前十名。对接矛盾较缓和的专业岗位前三位分别为电子信息类、销售贸易类及汽车机械类专业相关岗位。其中,电子信息类岗位对接率(供/需)接近1,供需矛盾最小;销售贸易类、汽车机械类、建筑房产类、教育医疗类及金融保险类均供大于求,对接欠佳;服务业、技工类、电气能源类及行政管理类未能入围求职人员岗位意向前十位,对接最不理想。
表三:2013年济南市人才需求十大热门专业排名
专 业 名 称 |
热度排名(单位招聘) |
热度排名
(个人求职) |
该专业用人单位岗位需求量(个) |
该专业求职者供应量(人) |
对接率
(供∕需) |
服务业类 |
1 |
--- |
57201 |
--- |
--- |
销售贸易类 |
2 |
1 |
21711 |
27939 |
1.29 |
电子信息类 |
3 |
2 |
20524 |
23875 |
1.16 |
技工类 |
4 |
--- |
11407 |
--- |
--- |
汽车机械类 |
5 |
4 |
9314 |
18034 |
1.94 |
建筑房产类 |
6 |
5 |
7118 |
16692 |
2.35 |
电气能源类 |
7 |
--- |
5961 |
--- |
--- |
行政管理类 |
8 |
--- |
4202 |
--- |
--- |
教育医疗类 |
9 |
8 |
2448 |
7939 |
3.24 |
金融保险类 |
10 |
3 |
2597 |
20246 |
7.79 |
表四:2012年与2013年人才供需对应就业压力指数对比表
|
2012年度 |
2013年度 | ||||||
求职人数(人) |
约19.1万 |
逾18.9万 | ||||||
需求人数(人) |
逾16万 |
约14.9万 | ||||||
就业压力指数 |
≈1.2 |
≈1.3 | ||||||
2012年较2011年同比(%) | ||||||||
求职人数 |
≈-1.1% | |||||||
需求人数 |
≈-6.5% | |||||||
就业压力指数 |
≈8.3% |
由表四可知,2013年求职人数及需求人数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1.1%和6.5%,求职人数增幅超过了需求人数,人才供大于求矛盾依然存在。今年就业压力指数约为1.3,比去年上升了8.3个百分点,求职者面临的就业压力有所增加。
表五:2013年我市热门专业职位用人单位给付薪资标准及求职者薪资心理预期比照表
专 业
职 位
名 称 |
求职者
薪资心理预期(济南) |
用人单位给付
薪资标准(济南) |
用人单位给付
薪资标准(北京及上海) | ||||||
大专(月薪) |
本科(月薪) |
硕士以上(年薪) |
大专(月薪) |
本科(月薪) |
硕士以上(年薪) |
大专(月薪) |
本科(月薪) |
硕士以上(年薪) | |
服务业类 |
2500-3000 |
2500-3500 |
20-30万 |
1600-3000 |
2000-4000 |
10-25万 |
2000-3500 |
3000-6000 |
15-50万 |
销售贸易类 |
2000-3000 |
3000-3500 |
10-20万 |
1600-2000 |
2500-4000 |
8-20万 |
2000-3500 |
3000-5500 |
10-25万 |
电子信息类 |
1800-2500 |
2000-3000 |
10-25万 |
1600-2000 |
2500-3500 |
12-22万 |
2200-4000 |
3000-5000 |
15-25万 |
专技类 |
2000-3500 |
3000-5000 |
10-35万 |
2000-3000 |
2500-4500 |
20-30万 |
2500-4000 |
3000-6000 |
20-40万 |
汽车机械类 |
2000-3000 |
2500-3500 |
10-25万 |
1600-2500 |
2000-4000 |
12-25万 |
2000-3500 |
3000-6000 |
25-30万 |
建筑房产类 |
1800-2500 |
2500-4500 |
10-30万 |
1800-2200 |
2200-4000 |
15-35万 |
2000-2500 |
3500-5000 |
20-40万 |
电气能源类 |
1800-2000 |
2000-3500 |
10-35万 |
1600-1800 |
1800-3000 |
20-40万 |
2000-3000 |
3500-4500 |
15-50万 |
行政管理类 |
1800-2500 |
2000-3000 |
10-25万 |
1600-2000 |
1800-3000 |
10-20万 |
1800-3000 |
2000-4000 |
12-25万 |
教育医疗类 |
2000-2500 |
2500-4500 |
10-30万 |
1600-2000 |
2000-4000 |
12-25万 |
2000-3000 |
2500-5500 |
15-35万 |
金融保险类 |
2000-2500 |
2000-4000 |
10-20万 |
1700-2000 |
2000-3500 |
10-15万 |
2000-3000 |
2500-5000 |
10-20万 |
(以专科及以上学历为调查对象)
由上表可见,今年我市招聘单位平均提供薪酬待遇较为适中,与去年相比略有上涨,但部分热门专业职位招聘单位给付薪资标准与求职者薪资心理预期仍存在一定偏差,人才供求两难局面仍然存在;与京、沪等大城市相比,我市用人单位薪资给付标准相对较低,这是导致部分人才外流,特别是中高级人才择业多倾向一线城市的重要原因。
三、人才供求特点
(一)专项人才需求对接针对性强,成效显著
今年我市各类专场招聘会成功促进了专项人才需求对接。庆“三八”女性专场有效促进了女性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届“5150”高新技术企业专场共计110家企业参会,提供岗位近2000个,共收简历247份,现场面谈人才274人,达成对接意向91人;52场为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春风行动”提供岗位10.7万个,参会人数达17.53万人,达成就业意向5.42万余人;市人才服务局首次带领企业赴西北、华中、华东地区重点高校招聘,通过政策宣讲和现场推介共面谈人才597人,接收人才简历568份,现场达成签约意向197人,85%为硕士以上学历;我市组团参加清华大学首场招聘会暨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取得显著成效,力诺集团、山东华芯等7家重点企业现场面谈人才865名,收取简历880 份,其中博士生82名、硕士生760名、本科生38名,有145名现场达成签约意向。
(二)中高层人才需求总量较大,对接困难
《济南市2013年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目录》共计59家招聘单位上报需求,提供职位143个,招聘总人数达354人,较去年需求人数有所上升(据统计,2012年我市共计60家招聘单位上报需求,提供职位120个,招聘总人数达323人);中高级人才需求总量较大,但供给量不足。地域性择业观念是现阶段中高级人才流动的最大障碍,除非有很好的事业发展平台及薪酬待遇,否则他们不愿离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另外,这类人才大部分已经成家立业,家庭因素也是阻碍其来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技能性人才缺口大,供不应求
今年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经济的持续繁荣、旅游业的兴盛、重点片区的建设等带动了用人单位对锻压、数控、电工、钳工、车工、焊工、营销、厨师及导游等技能性人才的需求增大。但由于此类人才成长周期长,企业对其认定标准也不断提高,加上薪酬待遇不高及相当部分求职者尤其是大中专毕业生对技能型职位存在观念歧视等,使得此类人才总量不足,缺口较大,呈现供不应求局面。
(四)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聘职位备受青睐,竞争激烈
今年国家及省、市级公务员招录考试职位众多,各类事业单位集中招聘及单独招考较为频繁,报名人数屡现井喷。2013年山东省省直机关及直属单位招考共有19012人通过审核,最热职位为省环境监察总队环境执法一职,竞争比例达424:1;市属事业单位招录220人,有12662人报名通过审核并缴费,平均每58人要竞争一个工作机会;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最热职位为长清区国税局基层分局科员一职,竞争比例高达988:1。与职位具有变动性的企业相比,稳定的事业单位备受求职者青睐,招聘职位竞争激烈。
四、2014年人才供求预测
2014年省、市重点工程汉峪金谷的继续建设,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及大企业集团总部签约,大大提升我市对金融、保险、证券及商贸服务等类人才的吸引力;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培植,“济南药谷”及“一平台、一基地、一园区”(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济南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将促进生物技术、生物医药、化学等类人才的合理流动;动工建设的长清创新谷承载电子信息、数字创意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将为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电子商务等相关30余个专业领域人才来济发展提供舞台,同时为长清大学科技园区20余万师生带来新的就业和创业机遇;省科技厅将以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为载体,在济南新建一个能同时容纳100家以上团队孵化,符合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标准的综合性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科研基地,也将刺激我市对信息技术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建设,大量新材料项目的投产,带动了新材料领域人才的需求增加;我省“一圈一带”战略,济南作为“一圈”发展的核心龙头,汽车、信息、新能源、机械装备等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必将带来我市对汽车、信息、新能源、机械等领域人才的持续需求。